南街村位于豫中平原,隸屬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緊靠107國道,西臨京廣鐵路,東臨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漢兩個民族,846戶,3180口人,現有1000畝耕地,總面積1.78平方公里。村黨委下設24個黨支部,497名黨員,村民委員會管轄15個村民組。村辦企業——河南省南街村(集團)有限公司,屬國家大型企業,下設26個廠(隊),擁有資產27.6億元,職工11000多人,外來務工者近萬名。改革開放以來,南街村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現在已基本實現了農村城鎮化,工業現代化,農業專業化,村民過上了無后顧之憂的幸福生活。面對南街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各項工作突飛猛進,各項建設日新月異的形勢,加強村級建檔,抓好檔案的開發利用,使檔案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
南街村檔案館始建于1999年8月,總占地面積4500多平方米,建設總投資300多萬元。檔案館設有辦公室、庫房、檔案陳列室、書畫檔案室,配備有中央空調、計算機、刻錄機、掃描儀、具有搖控功能檔案密集架等現代化設施裝置,館內共有工作人員9名。南街村檔案館注重“抓精品、樹形象”,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檔案法律、法規,以優質的服務接待中外參觀者160多萬人次,檔案利用者5800多人次,其中不乏黨和國家領導人、省、市有關領導和社會各界著名人士等,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基地的作用,并有效服務于南街村建設。國家檔案局原副局長、中央檔案館原副館長楊公之到南街村視察后對檔案館給予了高度評價。深圳市檔案局副局長李國慶參觀檔案館后揮筆題詞:“村級建檔的一顆明珠。”
一、領導重視,大力加強村檔案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為南街村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提供了物資基礎和人才保證
南街村黨委領導對檔案工作高度重視。一是大力加強村檔案基礎設施建設,建館之初,村里就投入300多萬元用于檔案館硬件建設,其中投資40萬元購置了現代化辦公設施; 為了建好檔案館,村委派黨委成員與基建工程師、檔案人員外出考察學習,精心設計;邀請著名作家魏巍題寫館名;二是高度重視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村領導專門研究成立檔案機構,明確一名黨委成員分管檔案工作,聘用檔案管理專業人才主抓館內業務,為館內配備素質高、業務精的工作人員,并不斷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組織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及檔案管理知識,并經常進行理論考核;經常召開業務研討會,對檔案工作提出新的思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帶領全體人員到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10多家檔案館取經,聘請同行業專家、學者到南街村舉辦培訓班,南街村幾十名專兼職檔案人員參加了培訓。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實行“嚴、細、狠”管理。隨著對外接待與內部調卷人次的日益增多,全社會對南街村檔案館的期望值不斷提高。為了適應這一需要,使檔案館的工作更上一層樓,南街村檔案館圍繞“嚴”字制訂了10多項規章制度,對檔案館各項工作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工作人員必須熟記有關制度后方可上崗。 “細”是指工作態度要認真細致。歸檔必須收集齊全,分類要合理,鑒定要準確,裝訂要整齊,書寫要美觀;庫房內的檔案應排列有序,對案卷的歸檔、移出、保管數量和利用情況要及時登記。每個程序不允許存在絲毫的失誤。“狠”是抓落實要硬起手腕,不留情面。凡是工作中態度不端正、不認真按制度辦事的,或給檔案館的整體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的,一律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由于檔案館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執行有力,多年來沒有出現任何違法違紀現象,受到了廣大檔案利用者的好評。
二、重視檔案資源建設,多渠道豐富館藏,形成了具有南街村鮮明特色的檔案館館藏,為檔案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備足了后勁
豐富的檔案資源是南街村檔案館服務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資本,為了大力豐富館藏,檔案館建立了嚴格的歸檔制度和崗位責任制。檔案人員根據文件內容主次、緩急,實行傳送與催辦相結合,變坐等為跟蹤,易分散為集中,化凌亂為系統,保證了檔案材料的齊全完整。截至目前,南街村檔案館共接收文書檔案3146卷(件),照片、聲像檔案1600多卷(盒),其中有曾慶紅、李長春、羅干、曹剛川、喬石、朱镕基、李嵐清等25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南街村視察工作時形成的寶貴檔案史料。同時還收集整理了財務、科技、合同、工傷、證書、實物、房地產等檔案材料1440卷(件),建立工作臺帳近百冊。南街村檔案館所藏檔案真實地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南街村發展的歷史足跡,具有鮮明的南街村特色,被領導贊譽為“精品庫”,為再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備足了后勁。
三、大力開發村級檔案信息資源,充分發揮村級檔案的作用,全方位服務南街村發展大局,取得顯著效益
保管的目的在于利用。由于檔案實行了集中統一管理,館藏檔案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因此,檔案的利用率日益提高。一是檔案工作在南街村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作用。開館以來,檔案館共接待公司機關、企業檔案利用者1300余人次,調卷1500余卷次。其中為科研部門提供有關資料500多卷次,為工商、銷售部門的打假工作提供各類證書檔案50余卷次,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百萬元。在村里歷年開展的黨史教育、黨員培訓等活動中,檔案館從各門類檔案材料提供信息,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針對村黨委在思想、政治、組織、作風、紀律、制度等方面形成的檔案材料,館內及時整理成《治村方略舉要》等編研材料,配合村民星級評比、“三大活動”、“‘三個代表’學教活動”等教育工作。全村開展“三講”教育活動時,檔案館利用豐富的館藏,復印歷屆黨章及建國初期的材料,呈送黨委,在黨員評議活動中,又將黨員評議登記表分類提供給黨委和宣教部門,使廣大黨員對照有標準,評議有依據。二是面向社會,與南街村旅游業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作用,檔案利用工作效果顯著。為了做好檔案利用工作,南街村檔案館結合南街村實際,為南街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建成較高水平的檔案陳列室,其面積580平方米,展板柜架長度為113米,布展內容豐富翔實,展廳設13個欄目、8個圖表、2個燈箱,共選用圖片、實物檔案813(張)件。檔案館還建有書畫檔案室,面積300余平方米,收藏陳列題詞及名人書畫577幅。南街村檔案館每年接待中外參觀者近30萬人次,檔案人員講解4000多場次,其中有來自安哥拉、埃塞俄比亞、日本、加拿大、美國、越南等21個國家的博士、經濟管理專家,來自國家各部委、中央黨校、國家檔案局和各省、市、縣檔案局100多家蘭臺同仁,及各地旅行社團、學校、部隊4萬多個參觀團體。檔案館還利用館藏優勢為中組部、中央黨校及部分省市各級黨校、基層黨組織、黨員培訓班、廉政教育活動、社科研究等提供了優質服務,為清華、北大、人民大學等10多所高校師生及各地記者等提供檔案近千卷。南街村檔案館以獨特的風格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贊譽,利用者欣然為檔案館留言,已形成留言冊200多本,留言25000多條。
南街村的檔案工作受到了中外新聞界的關注,中央及有關省市電視臺、《中國檔案報》、《農民日報》、《求實》畫冊等報刊、雜志及時地報道了南街村檔案館的事跡,來自法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地的記者也通過了各種新聞媒體介紹南街村檔案館,不僅使農村檔案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得到社會的認可,同時,也為檔案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
四、發揚拼搏精神,務實重干,不斷提升檔案管理水平,服務新農村建設,實現檔案人員的人生價值
立足蘭臺細耕耘,甘為他人做嫁衣。南街村檔案館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也離不開檔案人員的辛勤努力,南街村檔案工作人員大力發揚開拓進取、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嫌檔案部門清貧,不怨檔案工作枯燥,不畏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困難,用細心、耐心、熱心對待每項工作,隨時為檔案利用者提供熱情服務。在旅游高潮時,檔案館有三名講解員平均每天連續講解近20場次,幾乎天天加班加點,但她們絲毫沒有厭煩情緒,始終以微笑迎來送往,贏得了參觀者的贊賞:“南街月影三聲夢,蘭臺光涵萬里情。”
在平凡的工作中,檔案人員埋頭苦干,為了規范化管理不知犧牲了多少個休息日,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對此,不論是利用者,還是參觀者均深受感動:“想不到農村有這么好的檔案館,南街人真敬業!”并紛紛為檔案館留言題詞:“村級建檔明珠,中國蘭臺奇葩”、“中國村級檔案第一館”……
目前,南街村檔案館已初步形成同行一流的村級檔案館。展望未來,任務依然艱巨,南街村檔案館對做好今后的檔案工作充滿信心,相信不久的將來,南街村檔案工作必將有一個新的飛躍,在漯河強村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中起到更好的帶頭示范作用,在推動漯河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的同時,也為南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七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