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檔案與文化建設
1 檔案與文化的涵義
檔案與文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要理解兩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就需了解其涵義。檔案的最新定義是: “檔案是組織或個人在以往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確定的、具有完整記錄作用的固化信息。”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傳統習俗、風土人情、文學藝術、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于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孕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總的來說,檔案與文化雖然概念不同,但唇齒相依,不可分割,沒有人類文化就沒有檔案,檔案就是文化的檔案,是文化的精髓,檔案在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 檔案與文化的關系
檔案文化就是某一歷史時期某一特定群體的檔案意識,以及在這種意識指導下的有關檔案的行為方式和物化成果的總和,還包括社會總體文化作用于檔案而產生的文化總功能。檔案文化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檔案文化一般僅指作為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記錄與反映的檔案信息及其載體,即檔案實體文化。廣義的檔案文化,則除了檔案實體文化之外,還包括人類有效管理和利用這種實體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動方式及其創造出來的檔案事業文化。
2.1 檔案是文化的重要資源
檔案是文化的重要資源,檔案是在人類活動中,為彌補人類記憶的缺陷而創造出的一種記憶方式,使人類有了總結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信息資源,是人類最可靠、最全面、最具有歷史價值的“記憶”工具。檔案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
2.2 檔案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
檔案是文化傳播、學術研究的成果得以繼續流傳的一種重要手段。檔案作為文字的記載形式,無論從時間上的縱向傳播,還是從空間上的橫向傳播,都在人類文化、學術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3 檔案是文化發展的推動力量
檔案是文化、學術發展的推動力量。檔案不僅具有記錄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整合文化、系統文化的功能。通過對檔案的系統梳理可以使積累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更完整地再現某一時期社會文化的真實面貌,為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必備條件。檔案歷史文化的積淀是國家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資源,如果沒有檔案工作,國家的文化財富就無法積累。檔案是文化的一員,檔案是文化的沉積。檔案部門只有置身于文化事業的大背景中,才能跳出檔案看檔案,發揮檔案特有的作用和魅力。
2.4 檔案與文化相互促進發展
檔案是一項文化事業,文化的發展必將推進檔案文化的發展,社會文化觀念的進步將推進檔案意識、檔案觀念的轉變。隨著我國社會文化和科技的發展以及社會文化需求的增長,對檔案內容和形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對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會越來越多,對檔案工作的發展將會起到有力的推進,使檔案工作在為文化發展服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形成獨特的檔案文化。
3 檔案的文化價值
3.1 民族文化價值
檔案是民族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工作的曰益完善和加強,極大地豐富社會文化的內容,拓展了人們對社會文化的需求。不少地方的檔案館成為社會群眾的資料寶庫,作家學者的靈感圣殿,教師學生的第二課堂。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標志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水平。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檔案中,我們可以找到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脈絡和文明發展成就。夏朝雖然留下的檔案鳳毛麟角,但足以為我國研究天文氣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借鑒資料。商代的甲骨文檔案為我國的自然科學、宗教信仰等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金文檔案對研究西周歷史學和古代文學,甚至古代書法都有重要意義。魏晉南北朝,我國文化發展復雜多變,異彩紛呈,對檔案工作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檔案工作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唐代,史家著作的興盛和檔案設館制度的確立,極大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發展。宋代編纂檔案文件機構增多,編纂的地方志也極為盛行,為研究我國地方風俗,民族風情和地方風貌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元朝時代的檔案各有特色,為研究蒙古等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提供了珍貴的資源。明朝時代,我國檔案開始系統化,為后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系統而完善的資料。清代出現了各類專業性較強的檔案,記載了各級各類的法學、科技、教育、風情等史事,提升了檔案的民族文化價值和文化教育價值。因此,可以說檔案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檔案記憶的是時代文明特別是文化的精華,是濃縮的成果”。
3.2 文化創造價值
檔案可以存儲文化,檔案工作對文化具有選擇、整序、傳播和增值的作用。也就是說,檔案從一種單純的文化存儲載體,通過人為的加工,可以有效地服務文化建設,創造新的文化,因此,可以說文化建設所需的大量素材和資料都來源于檔案。
3.3 學術文化價值
人類知識的90% 以上來自檔案文化的歷史積淀,可想而知沒有檔案文化的積淀,人類文化都將無法傳承和發揚光大。這種沉淀有對前人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有對前人經驗的補充和改進,它能夠為學術研究提供可靠資料。如編史修志工作者通過檔案可以真實地反映歷史本來面目。同時編史修志也確保中國文化世代相傳,檔案作為歷史依據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
3.4 文化教育價值
檔案因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經驗總結,成為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之一,起著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成為不可或缺的大眾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檔案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是檔案具有豐富的文化屬性所決定的。因此把檔案作為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教材,對陶冶學生情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各級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 ?檔案法實施辦法?對不同時期形成的檔案向社會開放時間有明確規定,除涉及國防、外交、公安、國家安全等國家重大利益的檔案以及其他需要延期開放的檔案外,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可以隨時向社會開放,以發揮檔案的文化教育價值。
3.5 文藝創作價值
檔案是文化創新的基礎。這不僅表現在人們可以從檔案中吸取歷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會意識形態,形成新的文化價值判斷,也表現為人類可以在借鑒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創造新的文化。很多時候,一個文藝創作要采擷眾多歷史資料檔案,才能編撰好成功的劇本。取材檔案或以檔案作為事實根據,其作品感染力就一定強烈。正因為如此,有相當數量的文學作品(包括世界名著)都是利用檔案,甚至取材于檔案,把檔案作為文學藝術創造的依據。我國的歷史劇劇本內容大多來源于史家著作內容,如北京京劇院在創作京劇?風雨同仁堂?時,就利用了大量的檔案資料,同仁堂和其他許多老字號的原始檔案資料都成為編劇、導演構思劇本的基礎。
4 檔案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4.1 檔案具有貯存、積累文化的作用
檔案具有貯存、積累文化的功能,記載了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和文化建設的點點滴滴。利用檔案研究傳統文化,挖掘和整理中華民族形成的傳統美德,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如新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提倡“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以及倡儀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這些都與包括檔案在內的文獻、典籍歷史記錄的傳統美德密切相關,甚至一脈相承。
4.2 檔案具有傳播文化的作用
文化傳播是指一種文化傳遞擴散的遷移繼傳現象并在繼承中發展。檔案被稱為“人類歷史的儲存器”,傳承了幾千年來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史。檔案在建設大眾文化方面的作用,主要通過發揮檔案在休閑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體現出來。檔案不僅有利于信息的接收、組織和保存,而且也有助于傳播先進的技術。通過運用這一工具,信息的利用被演變為一種文化活動,并成為了休閑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檔案的文化底蘊,發揮檔案文化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諸多行業出現誠信的缺失,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近年來,有關部門嘗試建立個人或單位誠信檔案,利用檔案建立信用機制,發揮檔案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的載體和傳播作用。同時,在反腐倡廉,加強政治文明建設的今天,加強干部廉政檔案建設將有利于推進領導干部廉政建設等工作,有利于發揮檔案在干部任免考核中的傳播作用。
4.3 檔案具有傳承和延續民間傳統文化習俗的作用
檔案是文化、學術的載體,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檔案在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傳承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任務,檔案具有傳承性和可共享性,具有傳承和延續民間傳統文化習俗的作用。隨著實踐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檔案的歷史再現功能、社會教育功能、學術參考、文化傳播功能、知識生產等功能進一步得到強化,使不同時代的人們都可以享受同一文化,對于祖國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建設以及學術研究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說檔案工作是“文化之母”,對于祖國的文化傳承和民間傳統文化習俗的延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4 檔案具有文化教育作用
檔案信息是一種歷史信息,也是一種固定的信息,它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紐帶。開發利用檔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擴展檔案和檔案機構的教育功能。檔案作為宣傳教育的生動素材,具有強大的教育功能,是源于其歷史性、原始性和直觀性的特點。檔案能夠用于各種形式的教育之中,是檔案開放利用后被日益擴大的功能之一,尤其是檔案館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培養愛國主義的沃土,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養料來源之一。利用檔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這本是檔案工作的題中應有之意。?鴉片戰爭?是在香港回歸之際上映的影片,其壯觀的氣勢和場面以及豐富的史實為每一個中國公民上了一堂非常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如今,舉辦檔案展覽、匯編專題檔案材料、利用大眾傳媒進行檔案宣傳等檔案利用方式,都包含著實現教育功能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