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基礎知識-檔案整理工作
1.1 檔案整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檔案整理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把處于相對零亂的檔案系統起來,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工作。對檔案的整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檔案整理,包括對檔案的鑒定、考證、編纂出版。
檔案管理學中的檔案整理指狹義的整理。檔案整理工作的內容主要有:區分全宗、全宗內檔案分類、立卷、案卷排列和編制案卷目錄。
在檔案館和檔案室,檔案的整理按整理工作內容的范圍,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2 檔案整理工作的價值與功能
1、檔案的整理是揭示文件之間的有機聯系,為發揮檔案作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2、檔案的整理是檔案管理所有業務活動的關鍵環節
3、檔案整理是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要求
1.3 檔案整理工作的原則
一、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礎
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礎,這樣有利于保持文件之間的歷史聯系,能夠加快整理工作步伐,提高整理工作的質量。
1. 提高對原來整理工作的認識
2. 不要輕易的打亂檔案
二、保持文件之間的歷史聯系
文件之間的歷史聯系,就是文件在產生和處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內部相互關系。檔案文件雖然是以單件的個體形式陸續產生的,卻是以組合的群體形式存在和運動的,因此整理檔案時,必須保持文件的固有聯系,才能把文件組成科學的有機體系,反映歷史活動的原貌和文件的系統內容。
文件在形式方面的聯系是指文件的形式標志著文件的特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件的來源、時間和內容的性質,因此,文件的形式也構成文件之間一定的聯系。
文件的形式,包括內部形式(如種類、名稱)和外部形式(如載體和記錄方式)兩方面。
三、便于保管和利用
當整理檔案時,如果保持文件之間的聯系和便于保管利用發生矛盾,就不能機械地運用保持文件聯系的原則,還要充分考慮檔案保管和利用的方便。對于不同種類的檔案,記錄方式、載體材料、機密程度和保管價值等顯然不同的文件,應該根據情況分別整理,恰當組合,在相應的范圍內保持文件最優化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