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程序
科技檔案編研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有一套自成一體的工作程序,包括選題、擬訂方案、選材、加工、編排、審校等,在進行編研工作中應當認真遵守有關編研工作的原則和要求。
1.選題
選題是決定編研工作成敗的基礎。對編研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編研成果的適用性、準確性與及時性,而適用性首先體現在選題的針對性上。選題的基本依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選題應符合科技生產活動的客觀需要。
①廣泛調查研究。
②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預見性。
③選題決策應慎重。
④預選題目確定后,要廣泛征求有關人員的意見,慎重確定。
(2)與庫藏狀況相適應。
從選題與庫藏的關系上看,基層檔案機構與專業檔案館的選題應當有所區別。
(3)與編研力量相匹配。
科技檔案編研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不熟悉有關專業知識、不掌握專業發展的動態,是編不出有質量的編研成果的。
選題應符合客觀需要,與庫藏狀況與編研力量相適應,這是對選題的基本要求。有關人員還可以到相關單位去學習調查,從相關單位的編研選題中受到啟迪。
2.擬定編研方案
編研方案是指導編研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其內容主要有;
(1)確定編研成果的類型、主題內容與體例。
(2)確定選材的范圍與重點。
(3)確定編研工作進度計劃,落實人員分工。
(4)研究編研工作注意事項、質量要求等。
3.選材
選題與編研方案一旦確定,關鍵在選材。選材工作一般分兩個階段:一是查找材料。要求查找范圍的覆蓋面要大,材料要完整準確,盡量要把與選題相關的材料查找齊;二是篩選材料。要求入選材料具有典型性、時效性、針對性,根據編研方案的要求把對利用者有使用價值的材料挑選出來。
由于庫藏檔案形成時間跨度長,檔案數量大,致使相關檔案內容的分布十分分散,要把有價值的材料全面、準確地匯集起來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查找中應注意方式方法:
(1)充分利用檢索工具。利用各種目錄、索引等檢索工具進行選材是查找材料的基本方法,在查詢目錄時應寧寬勿窄,盡量全面、詳細占有材料。
(2)在查詢中擴大查找線索。選材應根據編研方案進行,但又不要拘泥于編研方案,在查詢過程中還可以擴大查找線索,發現有價值的材料。
(3)注意材料的形成時間。應選擇最新的材料,切不可有“放在籃里都是菜”的思想。
對初選材料進行篩選時,要善于通過比較鑒別材料的先進性、現實性和針對性。根據科技生產活動的需要,一是把有典型意義的、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材料挑選出來;二是應對人選材料進行審核,注意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與現實性。這是保證編研成果質量、提高編研成果使用價值的必要條件。
4.信息加工
科技檔案編研是對科技檔案信息的加工。
(1)加工原則
①尊重檔案 ②按需加工
(2)加工方法
①綜合分析法 ②對比分析法 ③典型分析法
④圖示分析法 ⑤類比分析法 ⑥統計分析法
5.編排
編研選材來源廣泛、內容分散,編排體例就是解決信息組織的問題,要求按一定邏輯關系將有關科技檔案信息組織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常用的編排體例有 :
(1)專業特征體例。
(2)技術特征體例。
(3)時間特征體例。
(4)地理特征體例。
(5)技術水平特征體例。
編排體例是表現或維系科技檔案信息有機聯系的一種表達形式,體例的選擇沒有固定的模式。從整體來講,一是要方便組織科技檔案信息;二是能充分體現信息間的內在聯系;三是有利于充分表現主題和便于查找利用。
6.審核
對編研的初稿進行審核的目的,在于保證編研成果的質量。審核重點是按有關規定審查人選材料的完整性、準確性、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