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性質
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性質是科技檔案編研工作與其他檔案工作區別的顯著標志。通過工作目的、內容和方法的比較可以看出,科技檔案編研工作是一項具有研究性和服務性的科技檔案工作。
(一)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研究性
科技檔案編研與具有管理性、專業性、服務性的其他科技檔案工作相比,研究性是其最突出的特點。
1.研究是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實質,貫穿于整個科技檔案編研工作始終。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名稱,集中反映出其工作特點或基本內容是信息研究。“編研”是檔案部門創造的一個復合概念,雖然看上去像是兩個簡稱的組合,實際上“編”和“研”兩項內容是密不可分、互為表里的,即科技檔案信息研究寓于科技檔案信息編輯(加工)之中,研究是編研工作的實質,編輯(加工)是它的表現形式。
科技檔案編研是充分發揮科技檔案作用的重要措施。那么,庫藏中哪些科技檔案最有價值?哪些檔案最適合以編研成品的形式出現?誰最需要這些科技檔案信息?這些信息在什么條件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編研人員對庫藏內容、利用者及其利用需求進行研究后才能得出結論,編研選題就是這些研究的初步成果。進入編研的選材、加工、編排甚至交流等階段,同樣離不開信息研究。入選材料需要在對科技檔案內容進行研究后確定;具體加工方法和要求體現了編研人員對科技檔案信息價值、利用者特點及其利用需求、以及相關信息流通效果的綜合研究;甚至相對簡單的材料編排也必須在研究信息特點、應用領域及其最適宜的傳播方式與技術的基礎上才能做好。總之,研究貫徹于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始終,離開了研究,編研工作就寸步難行,研究是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本質所在。
2.科技檔案編研的特點
(1)研究內容廣泛。即科技檔案編研的研究對象多、涉及的因素多、綜合性強。首先,科技檔案的專業性,要求編研人員對科技檔案反映的相關科學技術及其活動情況有必要的了解,只有掌握了相關科學技術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科技活動的歷史背景、發展水平、變化趨勢等,才能保證提供信息的針對性,才能為科技活動提供客觀的指導和借鑒。其次,除了需要對科技檔案信息、信息加工技術和方法進行研究外,為了實現編研成品的價值還必須研究信息傳播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國家的科技政策、國家或地區實際情況,以便提供的科技檔案信息具有先進性和現實性,真正起到促進科技進步的作用。因此,編研工作研究的范圍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數學領域,比一般科研人員的研究內容更加寬泛。
(2)科技檔案編研的研究方法比較單一。科技檔案編研研究與一般意義上的科學技術研究具有一定的差別,一般科學技術研究以物質世界、自然現象和科技活動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和運動規律。一般科學技術研究主要通過研究人員的獨立思考、觀察、實驗、計算分析等方式,其成果往往是發現科學規律、提出新的理論、創造新的技術或成品,直接促進社會技術經濟的發展。科技檔案編研工作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科技檔案信息及其相關技術知識,其目的是為科技研究及其管理提供優質、可靠的信息支持;因而,其研究主要是運用邏輯思維的分析、綜合、比較和推理等方法,一般不進行試驗;其成果主要是各種形式的編研成品,它們是通過利用者間接地為社會服務。
(二)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服務性
科技檔案編研是一項信息服務工作,具有典型的服務性特征。
1.就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客觀效果分析,它主要是以向利用者提供更加便捷、優化的信息產品,為科研生產活動創造條件。科技檔案編研工作價值的實現,不僅取決于編研成品的質量,而且必須依靠利用者的信息能力,通過利用者對編研成品提供的科技檔案信息的理解、吸收,在他們的科技活動中體現出來。換言之,科技檔案編研工作者開發科技檔案信息并不是為自己的需要,而是為了協助其利用者從事科技活動,通過為利用者服務達到為科技活動服務的目的,進而實現編研工作的價值。
2.就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社會地位而言,它是社會信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后期世界科學技術的新突破,促進了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導致了社會財富結構的重要變化。信息不僅成為公認的社會財富,而且還取代了物質財富的優先地位。信息的價值刺激了信息服務業的飛速發展,使他們成為“信息產業”的重要標志之一。信息服務業是我國大力發展新興的第三產業的一個重點,它既包括咨詢業、又包括傳統的圖書館事業等所有信息產品開發業。處于發展中的科技檔案部門,應當充分意識到,科技檔案是國家科技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信息不可或缺的成分,具備為社會服務的必要性,自覺地將自己建設成為國家的信息產業部門。有些科技檔案工作者對“信息產業”這一概念的理解,仍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框架之中,認為不能完全向社會開放的檔案工作與信息產業無緣。我們不妨借鑒發達國家對信息產業的認識,美國信息經濟學家馬克波拉特將信息產業劃分為一次和二次信息部門,“一次信息部門包括所有向市場提供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企業。他們的信息可以作為商品交換。”“第二信息部門,包括政府和非信息企業創建的用于自己內部消費的全部信息服務部門。他們是政府和民間的管理部門,它們提供的信息產品和服務,并且沒有明顯的交換方式”。發達國家新興產業的結構尚且如此,處于發展中的中國科技檔案工作者,一定要客觀分析面臨的形勢,自覺地與信息產業接軌,以更加適合社會需要的信息服務形式為社會服務,在服務中求得自身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