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檔案材料是各項扶貧工作開展的真實記錄,也是今后工作查考、借鑒、利用的主要資料。扶貧檔案是精準扶貧事業進程中形成的獨特資源,也以獨特的方式推動著扶貧事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如何提高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水平進行簡要探討。
一、充分認識到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意義
檔案是一個國家與民族記錄歷史文化,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會產生很多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均是精準扶貧工作的真實記錄與客觀反映[1]。通過對精準扶貧材料進行建檔,形成一套系統、規范的扶貧工作檔案體系,對我們回顧歷史,總結扶貧經驗,指導后續扶貧工作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扶貧檔案還是對扶貧項目建設情況與扶貧經費使用情況的真實記錄,能有效杜絕挪用、轉移、貪污扶貧經費的問題。這也是有關部門單位或個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依據。
二、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干部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夠
不少基層領導干部對精準扶貧工作中產生的檔案認識不足,認為檔案管理對扶貧工作并無太大意義,“重經濟輕檔案”的思想比較嚴重,因此,工作中極少重視對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與管理。有的村級干部沒有將精準扶貧檔案建檔立卡,甚至也沒有安排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
(二)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由于對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加上農村條件有限,農村大部分地區還未配備專職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員。一般由其他人員兼職檔案管理工作,這些檔案員對檔案管理不熟悉,也不了解精準扶貧檔案的重要性,加上缺少系統的業務培訓。檔案人員對檔案材料收集、整理、歸檔、裝訂等基本業務都不懂。對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的分類不專業、不詳細,根本不符合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標準、規范服務的要求。
(三)對精準扶貧檔案材料搜集整理不及時
精準扶貧檔案資料本應及時搜集整理,然后由 檔案員建檔立卡,分類保管。但不少春沒有及時搜集、整理精準扶貧的會議文件、會議記錄、相關表格與材料等。在搜集農村每家每戶的就業狀況、生活條件與居住環境后,對貧困戶致貧原因與所需幫助等信息均要做好記錄。在記錄好上述扶貧信息后,很多村沒有及時整理,建檔立卡,導致檔案資料遺失、缺漏[2]。這對后續的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將扶貧建檔工作納入精準扶貧規劃中
扶貧檔案管理與精準扶貧事業有著密切的聯系。扶貧檔案規范化管理是精準扶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扶貧檔案實施規范化管理,既能讓人們了解扶貧項目的由來、項目實施過程以及資金使用情況、項目查驗結果等。同時,扶貧檔案還能真實還原扶貧工作的歷史原貌,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規劃制訂有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因此,扶貧干部領導以及村級干部都必須高度重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到扶貧檔案在推動精準扶貧事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將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年度計劃,并給予財力、人力上的支持。此外,制定科學有效的檔案管理辦法,對檔案人員實施績效考核,保證檔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各扶貧單位也應將檔案工作納入扶貧工作年度檢查驗收評分內容,加強日常監督,及時搜集、整理、移交檔案資料。
(二)加強檔案資料的搜集整理,做好分類歸檔工作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必須重視對相關檔案資料的積累、搜集與整理。在整理材料時時應按下列文件類型分類:(1)文件類:由各級政府制定的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文件、建檔立卡的工作文件、需上交文件。(2)表格類:這主要是搜集扶貧信息的表格,包括貧困戶申請書、入戶調查表、精準扶貧戶、困難戶、貧困戶、低保戶的相關登記表等。(3)記錄類:包括扶貧工作會議上的記錄,村黨支部會議上關于開展精準扶貧的決議、評議情況,也包括相關培訓活動。(4)公示類:這是指向上級報送的貧困戶、困難戶的公示材料以及公示結果等[3]。將材料分類整理后裝訂成冊,并及時歸檔。
(三)加??教育培訓,提高檔案管理規范化水平
檔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因此,必須重視對檔案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多為檔案人員提供業務培訓機會,組織他們學習檔案理論知識與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要讓檔案人員充分認識到扶貧檔案管理的開展意義。同時,讓他們樹立起扶貧檔案管理意識,嚴格按流程開展檔案管理,從檔案接收、鑒定、整理到錄入、保管、利用等每一環都必須專業、規范。此外,還可多鼓勵檔案人員參加各級機構舉辦的檔案交流活動、檔案征文、檔案競賽等活動,增強檔案人員的學習意識,使其主動學習檔案業務,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四)加快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所形成的扶貧檔案不僅數量龐大,內容多、種類繁雜。其中,大部分為紙質文檔,具有不易保存與查閱的缺點。對此,我們應充分借助信息化技術,加快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通過引入檔案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并運用數據壓縮技術、高速掃描技術等,盡快將紙質文檔轉換為電子文檔,并及時將其錄入檔案信息庫[4]。這需要政府與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為鄉鎮劃撥一些經費,用于添置電子硬件設備,如掃描儀、電腦、錄音筆、攝像機等。
總之,精準扶貧是一項利國利民,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決策。精準扶貧檔案是扶貧工作開展的真實記錄,也是重要的決策依據。因此,必須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建立健全檔案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確保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質量有新的提升。
一、充分認識到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意義
檔案是一個國家與民族記錄歷史文化,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會產生很多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均是精準扶貧工作的真實記錄與客觀反映[1]。通過對精準扶貧材料進行建檔,形成一套系統、規范的扶貧工作檔案體系,對我們回顧歷史,總結扶貧經驗,指導后續扶貧工作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扶貧檔案還是對扶貧項目建設情況與扶貧經費使用情況的真實記錄,能有效杜絕挪用、轉移、貪污扶貧經費的問題。這也是有關部門單位或個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依據。
二、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干部對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夠
不少基層領導干部對精準扶貧工作中產生的檔案認識不足,認為檔案管理對扶貧工作并無太大意義,“重經濟輕檔案”的思想比較嚴重,因此,工作中極少重視對精準扶貧檔案的收集與管理。有的村級干部沒有將精準扶貧檔案建檔立卡,甚至也沒有安排專業的檔案管理人員。
(二)精準扶貧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由于對檔案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加上農村條件有限,農村大部分地區還未配備專職的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員。一般由其他人員兼職檔案管理工作,這些檔案員對檔案管理不熟悉,也不了解精準扶貧檔案的重要性,加上缺少系統的業務培訓。檔案人員對檔案材料收集、整理、歸檔、裝訂等基本業務都不懂。對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的分類不專業、不詳細,根本不符合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標準、規范服務的要求。
(三)對精準扶貧檔案材料搜集整理不及時
精準扶貧檔案資料本應及時搜集整理,然后由 檔案員建檔立卡,分類保管。但不少春沒有及時搜集、整理精準扶貧的會議文件、會議記錄、相關表格與材料等。在搜集農村每家每戶的就業狀況、生活條件與居住環境后,對貧困戶致貧原因與所需幫助等信息均要做好記錄。在記錄好上述扶貧信息后,很多村沒有及時整理,建檔立卡,導致檔案資料遺失、缺漏[2]。這對后續的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三、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的對策
(一)高度重視,將扶貧建檔工作納入精準扶貧規劃中
扶貧檔案管理與精準扶貧事業有著密切的聯系。扶貧檔案規范化管理是精準扶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扶貧檔案實施規范化管理,既能讓人們了解扶貧項目的由來、項目實施過程以及資金使用情況、項目查驗結果等。同時,扶貧檔案還能真實還原扶貧工作的歷史原貌,對精準扶貧工作的規劃制訂有重要的參考借鑒價值。因此,扶貧干部領導以及村級干部都必須高度重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充分認識到扶貧檔案在推動精準扶貧事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將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年度計劃,并給予財力、人力上的支持。此外,制定科學有效的檔案管理辦法,對檔案人員實施績效考核,保證檔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各扶貧單位也應將檔案工作納入扶貧工作年度檢查驗收評分內容,加強日常監督,及時搜集、整理、移交檔案資料。
(二)加強檔案資料的搜集整理,做好分類歸檔工作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必須重視對相關檔案資料的積累、搜集與整理。在整理材料時時應按下列文件類型分類:(1)文件類:由各級政府制定的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文件、建檔立卡的工作文件、需上交文件。(2)表格類:這主要是搜集扶貧信息的表格,包括貧困戶申請書、入戶調查表、精準扶貧戶、困難戶、貧困戶、低保戶的相關登記表等。(3)記錄類:包括扶貧工作會議上的記錄,村黨支部會議上關于開展精準扶貧的決議、評議情況,也包括相關培訓活動。(4)公示類:這是指向上級報送的貧困戶、困難戶的公示材料以及公示結果等[3]。將材料分類整理后裝訂成冊,并及時歸檔。
(三)加??教育培訓,提高檔案管理規范化水平
檔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因此,必須重視對檔案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多為檔案人員提供業務培訓機會,組織他們學習檔案理論知識與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要讓檔案人員充分認識到扶貧檔案管理的開展意義。同時,讓他們樹立起扶貧檔案管理意識,嚴格按流程開展檔案管理,從檔案接收、鑒定、整理到錄入、保管、利用等每一環都必須專業、規范。此外,還可多鼓勵檔案人員參加各級機構舉辦的檔案交流活動、檔案征文、檔案競賽等活動,增強檔案人員的學習意識,使其主動學習檔案業務,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四)加快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所形成的扶貧檔案不僅數量龐大,內容多、種類繁雜。其中,大部分為紙質文檔,具有不易保存與查閱的缺點。對此,我們應充分借助信息化技術,加快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通過引入檔案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并運用數據壓縮技術、高速掃描技術等,盡快將紙質文檔轉換為電子文檔,并及時將其錄入檔案信息庫[4]。這需要政府與相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為鄉鎮劃撥一些經費,用于添置電子硬件設備,如掃描儀、電腦、錄音筆、攝像機等。
總之,精準扶貧是一項利國利民,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決策。精準扶貧檔案是扶貧工作開展的真實記錄,也是重要的決策依據。因此,必須加強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建立健全檔案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水平,確保農村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質量有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