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的價值與作用
(一)檔案價值與作用的概念
1.檔案價值
檔案價值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一般人類勞動,可以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其大小,而檔案的價值往往超出為形成和管理檔案所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檔案工作基本術語》對“檔案價值”概念的解釋的是:“檔案對國家機構、社會組織或個人的有用性”。它是主體需要(檔案利用者及利用需求)和客體屬性(檔案內容、載體、類型)的統一和結合。客體的屬性是構成檔案價值的基礎,主體的需要是構成檔案價值的前提。
2.檔案作用
檔案作用即檔案的使用價值,是指檔案對人們實踐活動產生的影響,是檔案價值關系在社會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檔案價值是相對抽象的,檔案作用是具體的;檔案價值是穩定的、被動的、潛在的,檔案作用是動態的、主動的、顯現的。
(二)檔案價值的四種形態
1.對形成者的第一價值與對社會利用者的第二價值
2.對當前實踐的現實價值與對未來社會的長遠價值
3.基于本質屬性的證據價值與一般屬性的情報價值
4.具體用途的利用價值與時間限度衡量的保存價值
(三)檔案作用表現的六個方面
1.工作查考的主要依據;
2.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3.經濟建設的寶貴資源;
4.科學研究的可靠依據;
5.政治斗爭的有力武器;
6.宣傳教育的生動素材。
(四)檔案發揮作用的四大規律
1.檔案作用范圍遞增律:檔案作用范圍與時間成正比關系。這一規律決定了檔案館接收檔案的年限。
2.檔案機密程度的遞減律:檔案機密程度與時間成反比關系。這一規律決定了檔案開放的一般年限。
3.檔案作用的轉移律這是由檔案的第一價值向第二價值轉移決定的,同時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4.檔案發揮作用的條件律(受三個水平制約)當人們對檔案有利用需求時,檔案作用的發揮受到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們對檔案和檔案工作的認識水平(即檔案意識)、檔案管理水平等三方面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