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行政救濟
一、檔案行政救濟的概念
檔案行政救濟即檔案事務方面的救濟,是公民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經申訴或提起訴訟,由有關國家機關對違法或不當的檔案行政行為予以糾正,并對被侵害的權益加以補救的過程。
檔案行政救濟具有行政救濟的一般特點:第一,行政救濟適用于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第二,行政救濟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檔案行政救濟的途徑主要是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二、檔案行政復議
(一)檔案行政復議的概念
檔案行政復議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檔案事務進行行政管理,作出行政決定后,作為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檔案行政決定違法或不適當、影響或侵害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可以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由受理該申請的行政機關對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審查,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一種行政法律制度。
(二)檔案行政復議的適用范圍
根據《行政復議法》和檔案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行政管理相對人可以按照規定申請檔案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主要有五種情形。
(三)檔案行政復議的程序根據《行政復議法》的有關規定,檔案行政復議的程序主要由申請行政復議、受理行政復議、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等步驟構成。
三、檔案行政訴訟
(一)檔案行政訴訟的概念及原則
檔案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訴諸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據此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的參加下,對行政案件進行受理、審理、裁判以及執行裁判等司法活動的總和。行政訴訟具有原被告恒定性、訴訟客體(具體行政行為)特定性等特征。檔案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可以分為一般原則和特有原則。
(二)檔案行政訴訟的管轄檔案行政訴訟的管轄,是指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其中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稱為級別管轄;同級人民法院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權限,稱為地域管轄。1. 級別管轄的確定規則主要有四項。2. 地域管轄的確定規則主要有四項。
(三)檔案行政訴訟的程序檔案行政訴訟的程序是指行政訴訟原告起訴、被告應訴、人民法院受理、審理并裁判行政案件,直至強制執行裁判的步驟、順序、方式、形式和時間的總稱。它包括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執行程序和再審程序。
(四)檔案行政訴訟應訴
1. 檔案行政訴訟應訴的概念檔案行政訴訟應訴是相對起訴而言,沒有起訴就不存在應訴。檔案行政訴訟中的應訴是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針對原告的起訴提出答辯,或被人民法院傳喚到庭對原告進行駁辯的活動。
2. 檔案行政訴訟應訴的程序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收到人民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和原告起訴狀副本后,應由其法定代表人指定本機關法制機構及時辦理有關事宜,積極應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