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事業的建立與發展
一、我國檔案事業的建立
我國檔案事業萌芽于20世紀30年代,其主要標志是:當時國民黨政府把“文書檔案改革”作為“行政效率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部分國家機關和省級機關開始設立了檔案室,創設了檔案專業教育,形成了近代檔案學理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我國檔案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到1957年,我國逐步建立起國家規模的檔案事業。主要標志有三個方面:(一)接管舊政權遺留下來的檔案,征集革命歷史檔案(了解時間及主要內容)(二)制定檔案工作方針政策制度和法規,建立起機關檔案工作,集中管理大行政區撤銷機關的檔案新中國檔案事業是從機關檔案室工作開始起步的。到1956年底,全國縣以上機關普遍建立起檔案室,成為國家檔案事業的重要基礎。(了解時間與文件及主要內容)。(三)成立國家檔案局,開展對檔案學理論研究,創辦檔案高等教育(了解時間及主要內容)。
二、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
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全面建設(1958-1966)、嚴重挫折(1966-1976)、恢復提高(1976-1987)、全面發展(1988年《檔案法》施行以來)等四個階段。(了解各階段時間及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