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浩
以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出現,憑借其互動性、及時性、便捷性、海量信息等特點,迅速展現了其在信息傳播方面的獨特優勢。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管理署(NARA)憑借著國家的整體科技優勢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勢頭,成為國際檔案界運用社交媒體傳播檔案文化的翹楚,2013年11月,筆者有幸赴美國與NARA社交媒體部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對其開展與社交媒體合作的做法有一定的直觀了解。本文通過對NARA運用社交媒體的策略、做法及成效等方面的分析,以期通過檔案文化傳播與社交媒體方面的可融性及可鑒性,學習社交媒體的傳播特性“方式手段”發展方向,培養檔案工作者在傳播優秀文化實踐上的主動意識。
一、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管理署運用社交媒體開展檔案文化傳播的實踐
(一)確定與社交媒體合作的核心價值
NARA較早就開始了對運用社交媒體的研究,并于2010年12月8日發布了社交媒體策略,高度評價了社交媒體在開展檔案服務、吸引民眾參與方面的優勢,明確提出基于以下6個核心價值觀開展與社交媒體的合作:一是聯合,與社會公眾共同推動社交媒體在檔案界的運用;二是引領,在運用社交媒體方面走在政府機構和文化機構的前列;三是首創,檔案部門負責人必須有激情、創新能力和責任感來推動社交媒體的運用;四是多元,讓NARA成為尊重多樣性和各種意見的工作場所;五是團體,關注政府檔案工作團體、公民檔案者,以及檔案館員工;六是開放,把NARA建設成一個開放的、具有權威性的機構[i]。
(二)與社交媒體開展廣泛合作
美國在社交媒體技術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知名社交媒體公司幾乎都發跡于美國的硅谷,Facebook(臉譜)、Twitter(推特)等社交網站公司也早已家喻戶嘵。面對迅猛的社交媒體大潮,NARA主動開展與知名社交媒體的合作,與多家知名社交媒體公司簽署了正式合作的法律文書。從NARA網站獲知,除了上述兩家知名社交網站以及普及性較高的Blog(博客)外,美國國家檔案和文件管理署目前還與Printerest、google+、Storify、archives viki、Historypin、Flickr、Youtube、APP等共20家社交媒體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共同傳播檔案文化。
在與NARA合作的社交媒體中,一類是典型的博客類型,通過博客與“粉絲”間的互動性開展檔案文化傳播,可以讓用戶方便地閱讀檔案信息、發表評論、轉發等,博客類的如Blog,微博客類的有Twitter(推特)、Tumblr等,功能類似于國內的微博。根據NARA發布于2013年7月份的社交媒體數據分析報告,2013年1月至7月底,全球有503401個用戶瀏覽了NARA的微博客,僅7月份就有71495個用戶瀏覽[ii],由此也可以看出NARA借助社交媒體開展檔案文化傳播所取得的驚人成效。
另外一類是聲像分享類的社交媒體,比如Facebook(臉譜)和雅虎旗下的Flickr,這是兩家分享私人照片的社交類網站,也是社交媒體的典型代表。2009年2月,NARA下屬的美國國家檔案館在Flickr開通了賬戶,通過上傳檔案專題照片,吸引了眾多用戶的關注,其特有的Tag(標簽)功能,讓每個用戶的所有朋友圈子都能分享自己對圖片所作的標注,使得用戶更有參與感,也讓NARA品嘗到了檔案與社交媒體融合而帶來的好處。到2013年10月底,美國國家檔案館已經在Flickr上載了12300余張照片,既有珍貴的館藏,也有NARA各類活動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還提供高精度的下載。來自NARA2013年7月份社交媒體數據分析報告中顯示,僅7月份瀏覽國家檔案館Flickr賬號的就有702494個用戶,其中6077個用戶還與官方用戶進行了互動。美國國家檔案館于2009年6月在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上注冊了賬戶,至2013年10月底已有固定的訂閱者8400余人,其上傳的視頻數量達到900多段,瀏覽量達240余萬次,如果再加上歸NARA管理的總統圖書館,視頻數量要超過1000段。除了上述幾類社交媒體之外,還有故事類的,比如Storify等,取得了顯著的傳播效果。
而與這些社交媒體的合作方式,美國國家檔案和文件管理署選擇了較為簡單便捷的方式,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開發這些社交媒體的規定,只要遵守這些規定,并填寫一份Web2.0及社交媒體申請表,注明項目的名稱、上線時間及項目簡介即可與NARA合作開發社交媒體項目。NARA只需要為這些社交媒體提供檔案資料,而檔案文化產品的制作、管理等具體開發利用工作都是社交媒體公司的職責,美國國家檔案和文件管理署無需為網站上所有涉及評論性或觀點性的內容負責。從下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出,美國國家檔案和文件管理署網站的內設欄目都關聯了哪些社交媒體。
美國國家檔案館 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