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現代科學互相滲透、互相交叉、互相影響的趨勢日益加劇,充分重視和研究檔案學同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對于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本門學科的理論知識體系,為檔案工作實踐提供更為科學的理論、原則、方法、技術等方面的指導,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就總的方面來說,研究檔案學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學科建設的基本走向,了解可以從其他相關學科借鑒什么、學習什么,了解檔案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在建設方面同其他學科之間的差距等。
一、檔案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我們研究各門科學提供了根本的思維方法,即人們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思維方法。研究檔案學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史觀、自然辯證法、認識論等理論方面的指導,否則,就會使有關的學術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理性認識偏離正確的思想軌道。只有用辯證的、歷史的和發展的觀點來觀察和揭示各種檔案現象,才能從中發現本質的東西,才能尋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才能逐漸使我們對檔案現象的認識接近真理的彼岸。
現代社會各種哲學理念交錯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思維軌道,是每一個檔案學研究人員都應仔細思考的一個基本問題。諸如機械唯物主義的思維(即非此即彼的簡單化思維)、形而上學的思維、純粹經驗主義的思維、主觀主義思維等思維方式,都必須堅決從檔案學的方法論中清除。在檔案學的研究中,我們一定要大力提倡“實然”性的思維觀念,不能只唯書、唯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倡實然性的思維觀念,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對待所研究的問題,在廣泛搜集素材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創新思維,提煉出切實可行的、具有科學意義的理性認識,以便達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境界。
二、檔案學與思維科學
恩格斯早就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因此,關于思維的科學,也和其他各門科學一樣,是一種歷史的科學,是關于人的思維的歷史發展的科學。”開展思維科學研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來的。思維科學研究適應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特別是信息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性要求。錢學森教授在《系統科學、思維科學與人體科學》一文中曾提出:“我想思維科學似乎應該是專門研究人的有意識的思維,即人自己能加以控制的思維,下意識不包括在思維科學的研究范圍,而應納人人體科學的研究范圍,是心理學的事。”“思維科學只研究思維的規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維的內容,內容是其他科學技術部門的事。” 1995年,錢學森先生對思維科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又做出新的界定:“只處理所獲得的信息,那才是思維學的研究課題……思維學是研究加工信息,而不是研究如何獲得信息,那是人體學的事……思維學的任務就是研究怎樣處理從客觀世界獲得的信息,包括波普爾的‘第三世界,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源、信息庫,以獲得改造客觀世界的知識……這樣看思維學就只有三個部分:邏輯思維,微觀法;形象思維,宏觀法;
創造性思維,微觀與宏觀結合。創造性思維才是智慧的源泉;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都是手段。”①轉引自趙光越主編:《思維科學研究》,12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是思維學和社會思維學。思維學又有三個組成部分,抽象(邏輯)思維學、形象(直感)思維學和創造思維學。那么思維科學同檔案學是什么關系呢?
我們認為,思維科學對人的各種思維問題的研究成果,對發展和建設檔案學具有一定的方法論意義。研究檔案學不僅需要馬列主義的認識論的指導,而且也需要思維科學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的指導。前者具有一般方法論的意義,后者則具有具體方法論的意義。不難想象,如果沒有正確的、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形象思維方法和創新思維方法的引導,檔案學的建設和發展將會走多少彎路。
三、檔案學與橫斷科學
現代橫斷科學一系統科學、信息科學和控制科學,所提供的理論和方法,具有很強的方法論意義。充分吸收和借鑒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對于發展檔案學也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檔案學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便十分注重對這些學科的研究思想和理論方法的運用,并且取得了一些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但是,早期的研究成果在對這些橫斷學科研究成果的借鑒方面,也曾出現過“穿新鞋,走老路”、“用新瓶裝舊酒”等缺乏創新精神的簡單化做法。隨著對這些橫斷學科內容了解的逐步深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運用這些橫斷學科研究檔案現象中的一些新問題、新情況、新矛盾的必要性。系統科學為我們研究檔案學提供了整體思維、優化結構思維以及模型化思維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信息科學為我們提供了關于信息收集、加工、存儲、檢索、傳遞、反饋,以及信息的本質、特性、運動規律等方面的思想方法和理論,合理運用這些方法和理論,有助于增強檔案學研究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管理思想。控制科學為我們研究檔案學提供了功能模擬法、信息控制法和反饋方法等科學方法。總之,檔案學的研究離不開這些橫斷學科提供的各種現代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理論的指導,同時,檔案學的深入發展,也為這些橫斷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營養。
四、檔案學與管理科學
一般認為,管理科學是一門研究社會諸領域管理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它不僅涉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也包括對生產力的組織和利用,包括與現代化、國際化工業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等相適應的科學的管理組織、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管理科學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對管理活動的科學概括和總結,是對有效管理的分析和研究。從17世紀以來,管理科學大致經歷了早期管理理論、科學管理 P210 理論i現代管理理論和最新管理理論等四個階段。管理科學有許多學派,如管理過程學派、經驗學派、人類行為學派、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數理學派、系統理論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等。各個學派之間的理論雖然都具有明顯的特色,但一般都遵循系統原則、整分合原則、反饋原則、彈性原則、能級原則和有效原則等基本思想。管理科學的研究經驗及其所提供的理論、原則和方法等,在檔案學的研究和建設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此外,由于檔案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一般都同人類的各項社會管理活動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檔案管理又是社會諸種管理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檔案學研究領域中的一些分支學科實際上帶有明顯的管理科學的性質。但是,.我們不能在檔案學和管理科學之間畫等號。因為管理科學通常都是從一般意義上對社會的各種管理現象進行研究,所以其理論大多具有一艘陛和概括性的特點,而且注重揭示人類社會管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原則和方法。而檔案學則主要研究和揭示檔案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注重對檔案管理科學理論、原則和方法的總結、提煉與升華。因此,檔案學同管理科學的關系是特殊和一般的關系。
五、檔案學與歷史科學
歷史科學與檔案學研究的關系密切,特別是對研究中國檔案史、世界檔案史、檔案學史等具有指導意義。檔案專業史的研究者必須掌握歷史科學的知識,要把檔案專業史放在大的歷史背景中進行研究,要運用歷史科學的研究方法,要利用歷史科學的研究成果。這是因為,檔案專業史既是檔案學的分支學科,也是史學的部門史。過去,有些學者從檔案是史料的觀點出發,把檔案學看成是歷史科學的輔助學科,這種看法是歷史上的一種見解。從現代檔案學的整體發展來看,它已經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許多分支學科均不具有歷史學的特征,所以,它已不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了。
此外,檔案學的分支學科之一檔案編纂學,不僅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與史料學、目錄學、考據學、校勘學、版本學等學科的關系也很密切。研究檔案編纂學,必須綜合運用上述相關學科的成果,并與檔案史料編纂工作的特點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檔案編纂學的水平。當然,歷史科學的研究方法,對于我們研究其他分支學科也具有一定的方法論意義。
六、檔案學、圖書館學和情報學
檔案學、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現在都已經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門類。它們之間在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這也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三門學科的研究成果可以互相借鑒和參考。…但是我們應當注意到它們各自研究對象的特殊性,不能簡單地進行理論、原則和方法的搬家。檔案 P211 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直接產物,它客觀地記錄和反映了這些社會活動的原生性數據、信息和知識,通常是以有機體的形式存在、運動并發揮作用的。檔案的個體主要是一件件的文件,但是孤立存在的文件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或科學意義上的檔案。
檔案、圖書、情報三種文獻形式又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它們同屬文獻家族,共同承擔著記錄和傳播人類文明的重任。而且在信息社會中,它們又都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檔案、圖書和情報的管理,都是實現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儲、檢索和利用的活動過程。對檔案中有關數據的加工、提煉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原生狀態的數據轉化為具有一定意義的信息和情報的活動。所以,研究檔案學就必須借鑒和吸收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在信息加工、情報加工等方面的知識。同時,檔案學的研究也可以為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的研究提供相關的理論、原則和技術,如檔案學中關于原生信息(數據)的組織理論,就可以為圖書館管理手稿提供理論支撐。總之,檔案學、圖書館學、情報學均屬于信息管理科學的具體應用性學科,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系,但是,由于各自研究對象之間的差異,又形成了各自相互獨立的理論知識體系。在實際的研究工作中。如果片面地強調三者之間的聯系,抹殺它們之間的特殊性,甚至認為可以通過發展其中的某一門學科就可以代替另外兩門學科的發展,那么,就會斷送這些學科的生命。應當看到,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檔案科學研究,經過廣大檔案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已經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這些成果的取得不但具有信息管理學意義,而且具有維系人類文化、保存社會記憶的深遠歷史意義。精誠合作、強化溝通、取長補短、突出特色、開掘邊緣、注重交叉,才是2l世紀我國信息管理科學發展應當選擇的研究取向。
七、檔案學與某些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是以各種自然現象及其本質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所有學科的總稱。自然科學的一般研究方法,如觀察、實驗、假說、數學、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科學抽象等研究方法,對于我們研究檔案學的某些現象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自然科學的分支學科,如物理學、化學、昆蟲學、微生物學、氣象學、建筑學等,它們的研究成果可以為我們建設檔案學中的某些分支學科提供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通過對檔案現象中的某些自然現象的科學的實驗、觀察和分析綜合等,檔案學也會獲得一些相關的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使自然科學的內容得到豐富和發展。
八、檔案學與秘書學、文書學
檔案學、秘書學、文書學都有各自的學科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這是它們成為獨立科學并相互區分的主要標志。一門獨立科學往往能衍生出若干分支學科,從而組成一個學科體系,而學科體系的完善程度則取決于該門科學的發展程度。在秘書學、文書學、檔案學三者之中,檔案學產生最早。但是,我國的檔案學在產生初期是歷史學的一個輔助科目,經過檔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使它從歷史學中分化出來并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文書學在20世紀80年代前一直被視為檔案學的一個分支。20世紀80年代以后,檔案學界將文書學視為檔案學的姊妹學科,這使文書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建立了自己的分支學科,如中國文書工作史、歷史文書學、文書處理學等。秘書學雖然產生較晚,但現在也已經成為一個由多門分支學科組成的學科體系。
秘書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因而,即使秘書學的某些內容同其他學科有交叉,如文書工作、檔案工作的內容,秘書學也會涉及,也要去研究,但秘書學必須有自己的研究角度和出發點,而不能混同于文書學和檔案學。秘書學不能一般性地去研究這些內容,而應當從秘書工作的特點出發,根據秘書工作的需要和要求,研究與秘書工作有密切關系的那部分文書工作與檔案工作的內容。這樣,才能避免重復,顯示秘書學的特點。
隨著文件、檔案工作一體化的發展,檔案學和文書學的交叉地帶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件管理這門交叉f生學科的建設已經受到了有識之士的關注,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件與檔案本為同一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這也使文書學和檔案學的研究密切相關,發展這兩門學科必須注意協調一致、理論連貫、觀點相容。
總之,同檔案學有關的學科有很多,這是因為檔案學的研究對象具有廣泛的社會性,涉及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檔案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它不僅要注意研究檔案管理的實踐經驗,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進行創造性研究,而且也要反對純粹的經驗主義思維方式,反對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狹隘思想。檔案學的建設必須堅持開放性的思維方式,注意借鑒和吸取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成果和研究方法,不斷地為檔案學理論體系的完善與發展添磚加瓦。良好的學科發展的周邊環境條件,對于檔案學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同時,也應當看到,檔案學的建設與發展也會給相關學科的發展注入新鮮的思想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