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工作的內容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
1、廣義上說,是指檔案事業所包括的檔案館工作、檔案室工作、檔案事業管理工作、檔案教育、檔案科學研究和出版工作等。
2、狹義上說,是指檔案室和檔案館所從事檔案業務工作,即用科學原則和方法管理檔案,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服務的工作。
檔案業務工作內容有六環節之說和八環節之說。
1、六環節之說檔案業務工作內容可分為:
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統計、提供利用。
其中前五環節為基礎工作,后一環節為提供利用的工作。
2、檔案業務工作的劃分不是絕對的,隨著檔案工作的發展而發生變化,檢索和編研成為獨立的工作內容,把它們加上去,六個環節就變成八個環節。
檔案工作的性質
1、 檔案工作是一項管理性的工作
A、檔案工作是專門負責管理檔案的一項業務工作
B 、是某種管理工作的組成部分
C、是專門管理檔案的科學性工作
2、是一項服務性的工作
3、是一項政治性的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條件性、科學性"等提法。
1996年9月5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完全,便于社會各方面的利用。這便是檔案工作的基本內容。舊書上采用的是1950年4月16日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強國家檔案工作的決定》中規定: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是“集中統一地管理國家檔案,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于國家各項工作的利用”。我們采用比較新的提法。它由三個部分組成:
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便于社會各方面的利用_
一、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1、所謂統一領導,就是對全國檔案工作實行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制定統一檔案法規和業務標準,提出統一的方針政策,實行統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2、所謂分級管理,是指全國檔案工作由各級檔案事業管理機關分層負責地進行管理。各地方檔案事業管理機關,要按照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統一規定和要求,結合本地區情況,制定本地區的檔案工作規劃、制度和辦法,指導、監督和檢查本地區檔案工作。
3、所謂分專業管理,是指中央和地方專業主管機關,可按照國家關于檔案工作統一規定和要求,結合本專業系統情況,制定本專業的檔案工作規劃、制度和辦法,指導、監督和檢查本系統各單位的檔案工作。
4、實行黨政檔案和黨政檔案工作統一管理,關于黨政檔案統一管理,這是中國檔案工作的特點,全世界僅此一家。前蘇聯也是黨政檔案分開管理。1959年以前,我國的檔案工作也是黨政檔案分開管理,后來才高度集中在一起。
其內容是:a、一個機關黨政、工、團檔案,由機關檔案室集中管理;b、各級黨政機關形成具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檔案由中央檔案館和地方綜合性檔案館集中管理;c、黨的系統、政府系統的檔案工作,由檔案事業管理機關統一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黨政檔案工作統一管理的優點是:黨政檔案都是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產生的,有著密切的聯系,統一管理便于利用,黨和政府的檔案工作在管理原則、制度和方法上沒有多大差別,統一管理,力量集中,指導統一,黨政檔案工作統一設置機構,符合精簡原則。
二、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這是檔案管理最起碼的基本要求。只有保證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才能為檔案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
維護檔案的完整,有兩方面的含義:
完整包括:
1、從數量上,要保證檔案的齊全,保證應該集中和實際保存的檔案不致殘缺短少。
2、另一方面,從質量上,也就是從系統性方面要維護檔案的有機聯系,不能人為地割裂分散,或者零散的堆砌。
安全包括:
1、力求檔案本身不受損壞,質量延長檔案壽
命,即保證檔案管理物質安全。
2、要保護檔案免遭有意破壞,檔案機密不被盜竊,不失密,即保證檔案管理的政治安全。
三、便于社會各方面對檔案的利用----根本目的
1、 便于社會各方面對檔案的利用,體現著檔案工作的服務性質。檔案工作必須不斷地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為檔案利用者盡可能地創造方便條件;
2、便于社會各方面對檔案的利用,是檔案工作系統的總目標。全部檔案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都表現在提供檔案信息為各項社會實踐服務這個集中點上。作為一個系統,它的目的性必須明確。
3、便于社會各方面對檔案的利用,是檔案工作各業務環節的出發點,支配著檔案工作的全過程。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保管、編目等各項工作,都應以便于利用著眼,不能脫離系統總目標。
4、便于社會各方面對檔案的利用,是檢驗檔案工作效果的主要標準。檔案工作做得是否有成效,最主要的要看它是否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能否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我國檔案工作基本原則的三個組成部分,是辯證統一的關系。A、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是核心,沒有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就不能維護檔案的安全與完整和全社會各方面的利用;B、離開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和便于社會各方面的利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我國檔案工作基本原則把復雜的檔案工作現象,高度概括為三句話,文字簡明,但內涵豐富,揭示了檔案工作的客觀規律。它不僅對指導我國檔案工作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對檔案工作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機關檔案工作
關于機關檔案工作的性質,歷來有不同提法。
第一個提法:
機關檔案室是機關秘書部門性質的一種輔助機構,機關檔案室工作一般是機關秘書工作的一部分。
另一種的提法:機關檔案工作是一項機要工作或專門工作。
第三種提法:A、是整個機關的組成部分,屬于機關管理和研究咨詢性質的專業 輔助機構。 B、黨、政、軍等機關單位的檔案室,又是機關的機要部門之一,具有機要部門性質。 C、從全國檔案工作來說,檔案室又是國家檔案工作組織體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層的業務機構。
第四種提法:A、檔案室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統一管理本單位檔案的內部機構,主要為本單位工作、生產和科研服務。
B、檔案室又是國家檔案事業組織體系基層組織,是檔案館工作的基礎。
檔案室的上述雙重性質,支配著檔案室的整個工作活動。
2、基本任務
(1 )對機關和各部門形成的各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歸檔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機關檔案室不直接參加立卷工作,而由文書部門進行,同時也有根據具體情況而具體分析的。)
(2)集中統一管理機關各種門類和載體的檔案,積極提供利用,為機關各項工作服務。
(3)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下,各專業主管機關或所屬單位和對本專業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a、傳達和貫徹有關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和規定、辦法等。
b、制定本機關、本系統和所屬單位檔案工作管理辦法等。
c、對本專業體系所屬單位和本單位的檔案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4)按規定向檔案館移交應該進館的檔案。
(5)辦理領導交辦的其他有關的檔案業務工作。
3、檔案室的類型
(1)機關檔案室,也稱為普通檔案室、文書檔案室。
(2)科技檔案室
(3)音像檔案室
(4)人事檔案室
(5)綜合檔案室
(6)聯合檔案室,有些類似于檔案服務中心、文件中心。
(一) 檔案館的性質
根據《檔案法》和有關文件的規定,檔案館屬于黨和國家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是永久保管檔案的基地,是科學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檔案史料的中心。
我國多數檔案館是統一保管黨和政府機關檔案的管理部門,所以它既是黨的機構,又是國家機構。
檔案館所保存的檔案,有些是有機密性的。檔案館又具有機要性。
(二) 檔案館的基本職責和具體任務
檔案館的基本職責是:集中統一地管理黨和國家需要長遠保管的檔案和史料,維護歷史的真實面貌,為現實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歷史的長遠需要服務。
檔案館的具體任務,主要有三個方面:
1、 接收和征集本級各機關、團體及其所屬單位具有長期和永久保存價值的檔案以及有關資料,科學地管理;
2、 通過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檔案資料的利用工作;
3、 參與編修史志工作。
(三) 檔案館的種類
1、按地區可分為:
A、中央級檔案館,如: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電影資料館等;
B、地方檔案館,又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自治州)、縣級檔案館,如:北京市檔案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檔案館、柳州地區檔案館、桂林市檔案館、呼瑪縣檔案館。
2、按專業可分為:
A、綜合性檔案館,如中央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等。
B、專業檔案館,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中國照片檔案館、各地城市建設檔案館等。
3、按地區結合專業可分為:中央級綜合檔案館(如:中央檔案館)、中央級專業檔案(如:中國照片檔案館)、地方綜合性檔案館(如:天津市檔案館)、地方專業性檔案館(如:包頭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各級各類檔案館掠影如下: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
1、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的性質是黨和國家指導和管理檔案工作的行政部門。既是黨的機構,也是政府機構。
2、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的基本任務為:
A、制定方針、法規性文件、規章制度。
B、對檔案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C、制定發展規劃,籌建檔案館。
D、提出鑒定檔案的原則和標準,研究和審查保存價值、保管期限等方面的問題,監督銷毀。
E、組織并指導理論和技術研究,提出方案。
F、召開會議,研究問題,交流經驗。
G、發展檔案專業教育,評定職稱。
H、組織檔案的利用工作
I、黨和國家領導機關交辦的有關檔案工作的其它事宜。
各級檔案機構之間的關系是:
上級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對下級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具有業務指導和監督的關系;
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對檔案館和檔案室等檔案業務機構具有業務指導和監督關系;
機關檔案室和檔案館之間,具有檔案交接關系;各級檔案館(室)之間,均無隸屬關系,但有一定的協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