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檔案資源是國家檔案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檔案資源建設,實現農村檔案資源社會共享,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是檔案工作的最終目的。近年來,靈臺縣
農村檔案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檔案業務部門的不懈努力下,鄉鎮機關檔案工作,新農村建檔、農業重點項目建檔、農戶家庭建檔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
績,至目前,全縣共有13個鄉鎮機關檔案室的檔案管理水平達到了省級等次。全縣184個行政村實現了全面建檔,其中新農村檔案示范點8個,以農村能源建設、道路建設等為
主的農村重點項目建檔取得了重大突破,農戶家庭建檔扎實穩步推進,農村檔案資源建設的質和量都有了明顯提高,農村檔案工作整體有了長足發展。但總體來看,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村檔案基礎業務建設發展很不平衡,安全管護設施普遍較差,基層文檔人員業務素質不強,檔案資源建設條塊分割,有限的檔案資源不能為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共享,檔案利用效果還不十分明顯,因此,如何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檔案資源建設,實現農村檔案信息資源為農民群眾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利用效益,是今后農村工作的重點之一。
一、切實加強鄉鎮檔案工作,推動村級檔案工作向縱深發展,把農村檔案資源這塊蛋糕做大,為農村檔案資源共享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鄉鎮、村級檔案工作是農村檔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縣鄉村檔案工作近年來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從工作的質量、業務水平、利用效果等方面來看,仍然處在低
層次,相當一部分鄉鎮檔案室雖已達到省級等次,但近業務質量不高,有滑坡現象;村級建檔發展很不平衡,有的村級檔案工作基礎差,管護設備落后,檔案資料收集不全,個別
存在斷檔現象.因此,為了做好農村檔案資源共享工作,一是要繼續加強和完善鄉鎮機關檔案管理工作。鄉鎮機關檔案工作,要在加強業務建設,改善檔案管護基礎設施建設上下
功夫,全面提升檔案業務建設水平,為農村檔案資源共享奠定堅實的基礎。要進一步加大《歸檔文件整理規則》、《林改檔案管理辦法》、《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婚姻檔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與鄉鎮機關檔案檔案工作密切相關的檔案業務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的貫徹推廣力度,強化業務培訓,提高鄉鎮文檔人員的檔案意識和業務工作能力。檔案業務部
門在業務指導和宏觀管理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把檔案工作納入鄉鎮工作責任目標,變孤軍奮戰、階段突擊為齊抓共管和常態化管理,使檔案工作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要進一步加大檔案執法力度,用法律制度規范管理全縣檔案事業,為整合農村檔案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二是要切實加強鄉鎮機關、所屬鄉直單位和行政村的檔案移交工作。制定全縣縣、鄉、村檔案移交管理規定,凡達到規定的年限、檔案質量標準符合移交進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要及時移交進檔案館保存,鄉鎮機關檔案室對于暫不移交進館保存的檔案及與"三農”工作相關的現行文件,要做好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三是要繼續做好新農村建檔工作。檔案部門要與鄉鎮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所屬行政村的建檔工作,重點在檔案管理人員培訓、檔案經費投入等方面做好配合,通過各種渠道,解決村級建檔經費,對于條件較差的個別村,可采取"村檔鄉管”的模式,全力維護好農村檔案資源安全。在各方面條件具備的時候,建立鄉鎮檔案館,把檔案管理的中心前移。
二、進一步做好農業科技檔案工作,為農業發展和農民致富服務。科學技術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要進一步抓好農業科技檔案工作,使檔案在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推廣、生產經營、基本建設、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出更大作用。一是建立以涉農部門為信息主干,以鄉鎮檔案室為信息站,以村檔案室和科技示范戶為信息點的三級農業科技信息網絡,為農民解決"缺思路、愁銷路,想技術、盼服務”的問題。相關涉農部門通過積極開發傳遞檔案信息,主動為農村基層干部、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民提供政策信息,先進實用技術信息、優良種苗信息、氣象信息、病蟲害和疫情防治信息資源普查信息等。幫助示范戶、專業戶建立經營檔案,積累經驗,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并為其它農戶提供咨詢、查閱。二是開展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檔,為推動農業產業化提供檔案服務。圍繞縣上創辦的各類農業科技示范園、示范點、生態農業開發示范區建設,與農業部門、示范園區建設單位緊密配合,做好建檔工作。三是開展農業產業典型戶家庭建檔工作。結合近年來開展的家庭建檔工作,選擇一些科技和檔案意識都比較強的產業發展帶頭人,開展家庭建檔,宣傳家庭檔案在家庭經濟建設中發揮作用的典型事例進行大力宣傳,通過宣傳引導,增強農民的檔案意識。
三、拓寬檔案服務"三農”的工作領域,整合、挖掘、利用好三農檔案信息資源。三農檔案是寶貴的信息資源,其中所蘊含的政策信息、技術信息、管理信息、市場信息等具有強大的利用價值和開發潛力。作為檔案業務部門,要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管理、開發、利用好這部分檔案資源為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多領域、多層次的多形式的服務。一是構建檔案政策咨詢和信息服務平臺。檔案部門和涉農部門,可通過聯合建立三農檔案現行文件中心、信息中心等服務形式,積極為廣大農民提供各種服務。涉農的農業、水利、民政、土地、林業、科技、衛生、文化等部門及鄉鎮在建設縣、鄉、村三級農業檔案信息網絡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發揮好各自對農業和農村檔案信息收集利用上的優勢,重點把與農民切身利益有關的各種文件資料、科技信息收集起來,檔案部門通過利用館藏檔案和建立全縣三農檔案目錄中心等方式,做好檔案開發利用和各級、各部門之間的銜接協調工作,為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服務。二是廣泛開展農業科技檔案和農民檔案致富下鄉服務活動。通過檔案部門牽頭、涉農部門配合,緊扣農業發展和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把服務的中心下沉到基層,開展主支服務。對于哪些與農民相關的科技信息、市場信息,可編纂成農業信息科技檔案匯編,配合三下鄉,把檔案服務送下鄉,送進戶;將農村各類專業戶、種養大戶和致富能人的成功經驗,編成檔案資料,在鄉村進行巡回宣講,使廣大農民從中得到實惠,使檔案工作更加貼近群眾。三是要切實做好農業重點項目的建檔工作。按照中心工作發展到哪里,檔案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檔案工作思路,檔案業務部門要督促指導相關涉農部門,主動做好涉農重點項目建檔工作。檔案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實行跟蹤服務。對退耕還林、小城鎮建設、農村能源建設、道路建設、水利建設等方面的資料加強收集、管理、歸檔和利用。同時,根據農村工作的需要,做好土地承包計劃生育、合作醫療等方面檔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使檔案在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了解黨的政策,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維護農民利益方面發揮
有為作用。
四、加強指導,靠實責任,增加投入,改善條件,強化部門對"三農”檔案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一是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檔案工作的領導。要把農村建檔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安排農村建檔事業發展,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盡可能解決農村建檔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建立農村檔案工作目標考核機制,把農村建檔工作納入鄉村黨組織工作范疇,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強化和完善鄉鎮檔案工作所擔負的保管利用好鄉鎮機關檔案及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的職責,形成以鄉鎮為主,鄉村共抓的工作機制,而根本在于培育好、建設好農村檔案資源。三是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在檔案事業經費投入上給予支持,重點在解決檔案用房、檔案裝具、檔案管理現代化管護設施方面多做文章,保證農村檔案資源有一個良好的管護環境,開發利用手段更加現代化,檔案利用效果更加顯著,農村檔案事業發展的基礎設施能夠與其它社會事業同步協調發展。四是要強化部門對農村檔案工作的配合和支持,特別是涉農部門,要從自身業務實際出發,按行業、分系統、抓好三農檔案工作。檔案部門要深入農村,開展業務指導,做好農村檔案人員培訓,各鄉鎮要加強村級建檔的監督指導,在經費上對村級檔案工作給給予必要的支持,各級、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最終實現農村檔案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