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檔案編研工作的時代特色
一、記錄歷史,見證航天,是航天檔案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具有編史修志的優良傳統,家有譜,國有志。古人云:家無譜孰知世系之辨,國無志難考廢興。古人又云: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蓋“史志所以資治也”。盛世修史志,鑒古察今,彰往昭來,歷來如此。
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的綜合性工程技術,是當今世界高科技群體中最具影響力的科學技術之一,它使人類活動范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空間,越來越廣泛地滲入到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國航天事業作為世界航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5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壯麗的史詩,是伴隨著共和國成長壯大的偉大事業,是中國人民不屈意志和超人智慧的寶貴結晶。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是中國國際地位和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的具體體現。因此,記錄航天、見證航天是航天檔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1982年,航天檔案館恢復建館之初便設置了編研工作機構,但大規模的編研工作是以紀念中國航天事業創建30年為契機開展起來的。在航天工業部的直接領導下,航天檔案館和有關院參加了《當代中國的航天事業》的編寫工作,對30年來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第一次進行系統地總結,第一次向國內外讀者提供了比較全面的資料。在《當代中國的航天事業》完成后,航天工業部領導批準了航天檔案館組織開展《中國航天工業年鑒》的編纂工作,從1986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98年,《中國航天工業年鑒》歷時13年連續出版。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國家航天局)時期,航天檔案館主要以整個行業為對象開展編研工作,其編研課題主要以總結經驗、記錄歷史為主要任務,相繼完成了《當代中國的航天事業》(英文版)、《航天春秋》、《中國航天騰飛之路》、《航天豐碑》等一大批編研成果。與此同時,航天系統主要的研究院及廠、所,也以中國航天創建30年、40周年為契機,開展了院(廠、所)史、大事記等的編修工作。1986年以后,航天系統的幾個主要研究院也紛紛開展了各自研究院年鑒的編纂工作,并且至今都沒有間斷,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年鑒編研系列。
二、圍繞中心,服務中心,是航天檔案編研工作的主要經驗
在1999年航天工業總公司改組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以后,航天檔案館在行政上劃歸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管轄。雖然航天檔案館作為行業檔案館仍為兩個集團公司提供服務,但其主要服務對象是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因此,航天檔案館的編研工作從全行業性質的編研開始向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服務為主的編研轉變。在這個過程中,航天檔案館的編研工作經歷了由坐等上級下達任務,到主動出擊,找米下鍋,再到圍繞中心,抓住機遇,爭取課題立題等幾個階段,通過這幾年的摸索,航天檔案館編研工作的發展方向已經確立。
1.主動出擊,爭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年鑒》立項
航天總公司改組為兩個集團公司后,航天檔案館原來承擔的《中國航天工業年鑒》的出版工作到1998年卷就要停下來。為了爭取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繼續開展年鑒的編纂工作,航天檔案館就向集團公司提出了開展年鑒工作的請示。開始,年鑒的立項經過了一番周折,經檔案館領導多次爭取,最后集團公司批準同意成立年鑒編審委員會,在航天檔案館成立年鑒編輯部,開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年鑒》的編纂工作。從2000年開始,航天檔案館開始組織年鑒的編纂隊伍,著手年鑒的編纂工作,經過年鑒編輯部的努力,已先后完成1999年至2003年共5卷的出版任務,每卷近100萬字。
2004、2005年卷目前正在開展編輯和組稿工作。年鑒已在集團公司總部各部門,各院、公司和廠所的科研、生產、經營、管理中發揮了重要的參考作用,獲得了使用單位的好評,已成為航天檔案館編研工作的一項拳頭產品。
為了加強對年鑒編纂工作的管理,提高年鑒的編纂質量,使年鑒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更好地為集團公司的各項工作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2005年,航天檔案館又在年鑒的制度化建設方面下了工夫,起草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年鑒工作管理辦法》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年鑒編審校工作手冊》,將于今年印發。
2.圍繞中心,抓航天主業編研課題立項
航天檔案館編研處承擔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年鑒》、《航天檔案》雜志及《檔案工作簡報》等的編輯任務,編研處編制為4人,其日常編研業務工作已非常飽滿,但編研處的同志并沒有滿足現狀。在思考如何發展和提高編研工作的問題后,編研處的同志得出結論,認為編研工作必須服務于集團公司的中心工作才能生存和發展,即編研檔案工作要借力發展。只有緊緊抓住這一條,編研工作才能得到發展。經過調研,編研處選擇以舉世矚目的載人航天工程作為編研課題立題的突破口,主動出擊。
2001年,航天檔案館向集團公司上報了開展載人航天編研課題的設想,得到了集團公司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意開展載人航天編研課題系列專集的編研工作。當時,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研制正在緊張進行,所以這個課題第一次實現了編研課題與項目研制同步進行。為完成載人航天編研課題,航天檔案館實施了由編研處牽頭、館內派人參加的新型課題管理模式,這是航天檔案館在課題管理方面的一次創新,打破了過去檔案館各處之間工作互不來往的限制。在這個課題中,編研處僅派1人參加,主要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其他各處人員通過參加這個編研課題,經受了鍛煉。由于編研課題與工程進展同步進行,需要查閱大量現行文件,也打破了過去編研課題只利用館藏檔案的情況,并實現了課題資料在沒有付印的情況下的多次利用,提高了編研課題的時效性和利用效果。隨著去年神舟六號的成功返回,載人航天第一期工程圓滿結束,載人航天編研課題的編纂工作也圓滿完成。
載人航天編研課題的順利進行不僅給編研人員樹立了信心,同時也指明了編研工作的發展方向。2004年初,集團公司某重點工程項目已進入緊張的攻關階段,為了完整地記載集團公司這項重點工程的研制歷史,并為后續項目總結經驗,航天檔案館向集團公司主管部門提出開展這項重點工程大事記的立題報告,很快獲得批準。這是編研課題在重點型號方面立題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由于該型號研制程序復雜,保密要求高,因此,這項課題對編研人員的管理能力、專業知識提出了挑戰。在時間緊、要求高、難度大的情況下,編研處的3個同志全力以赴,發揮航天拼搏精神,按要求完成了這項工作,獲得了主管部門的好評和信任。該部門不僅將該重點工程的后續大事記任務交付航天檔案館承擔,在去年底又將兩個重要編研課題委托航天檔案館,使航天檔案館在編研課題立項方面獲得了較大的豐收。
3.抓住機遇,爭取重大事件和活動編研課題的立題
在圍繞中心工作開展編研工作的同時,我們也不放棄利用重大事件和活動來爭取編研課題立項的機會。為了紀念我國第一次載人飛行這個重大歷史事件,并將其永載史冊,2003年,航天檔案館提出了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后出版《夢圓飛天》畫冊的立題報告,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批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航天檔案館組織完成了照片的征集工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審稿進度,館內有關處進行合作,對所有選取的照片進行掃描,搞成了電子版的畫冊,并為集團公司領導審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經過制作這部畫冊,很多部門、很多人員都得到了鍛煉,尤其是年輕人,既得到了鍛煉,業務也提高了。在航天第一次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后,這部畫冊作為集團公司的禮品廣為贈送,獲得了好評。
2004年7月1日是集團公司成立5周年,為了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年初航天檔案館就向集團公司提出編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大事記》的請示,集團公司非常支持開展這項工作,并要求在7月1日集團公司成立5周年時拿出東西來。為了按時完成這項工作,編研處動員了全處的力量,甚至動員了集團公司總部各部門的力量,在6月底完成了該書近60萬字的編輯出版工作,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速度。所以集團公司辦公廳領導在檔案館的總結報告上指出:“大事記”做得很好,很突出。
同樣,為配合集團公司規章制度建設,航天檔案館爭取到了《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規章制度數據庫》這一編研課題。這項課題繼續采取了由編研處、信息化處牽頭,其他處有關人員參加的形式。在2005年,課題組完成了全部規章制度的清理工作和集團公司近7年印發的全部規章的錄入、校對、分類和建庫工作,并在年底按時交付,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好評,這項工作也為2006年集團公司規章制度年打下了基礎。
為了迎接中國航天50周年的到來,根據集團公司總部的需求,經我館多次討論,2005年,先后向辦公廳和政工部報送了《關于開展中國航天50周年課題的請示》,提出了《中國航天輝煌50年》等課題。根據集團公司50年活動的總體安排,航天檔案館承擔了國防科工委《中國航天50年歷程》的編審工作,承擔國防科工委《中國航天50年》大型畫冊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輝煌50年》大型畫冊的編輯工作。目前,《中國航天50年歷程》已完成稿件的上報工作,獲得了國防科工委主管部門的好評。我館承擔的兩本畫冊在7月初接到任務后,由于時間緊張、難度大、要求高,在肖俊主任的親自領導下,借鑒《夢圓飛天》畫冊的成功經驗,發揮各處的優勢,成立了由編研處、聲像處、檔案處、信息化處、業務處等人員參加的編輯部,各負其責,編研處負責文字框架和照片的選題,聲像處負責收集和挑選照片,信息化和業務處負責建立畫冊電子版和掃描工作,檔案處負責照片查閱工作。目前,兩本畫冊正在開展緊張的組稿工作和電子版的編排工作。
三、強化制度,培養人才,提升航天檔案編研工作的整體水平
航天檔案館的編研工作具有雙重職能,一是直接從事具體的編研業務工作,二是對集團公司全系統的編研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為了扭轉航天檔案館多年來在編研業務指導上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對集團公司全系統檔案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提升各單位檔案編研工作的整體水平,2005年2月,集團公司對原《航天工業檔案編研管理暫行辦法》進行修訂,重新印發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編研工作管理辦法》,根據這個管理辦法,航天檔案編研工作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編研組織工作
盡管編研成果對各單位、各部門的工作很有用,但很多單位和部門對開展檔案編研工作的意義認識不足。有些領導干部認為檔案工作只要能收集好、保管好,到時能查到就行了,不必再費力搞編研。因此。檔案編研工作在一些單位不能列入領導議事日程,亦無法列入工作計劃。
一個單位編研工作的好壞,領導重視是關鍵。編研課題能否立項,經費能否保證,各業務部門是否支持和配合,都與領導的重視程度有關。而要求領導重視,除了加強領導的檔案工作意識之外,還必須靠行政手段來推動。這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編研工作的組織上要有保障。這就是各單位要成立編研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辦事機構。我們向各單位提出了要求,就是各單位要成立編研工作領導小組,編研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單位領導擔任,成員由本單位辦公、計劃、科研生產、經營、投資、財務、人事等部門的領導組成,檔案編研工作辦事機構設在檔案部門。檔案編研工作辦事機構具有雙重職能,既是本單位編研工作的組織管理部門,又是組織編研課題組完成編研課題的執行部門。
2.加強編研管理工作
許多單位的編研工作主要是靠各單位的積極性和編研力量自行開展工作。有的單位的編研課題未經調研,盲目上馬,結果事倍功半;有的單位工作缺乏計劃性,收效甚微;有的則是閉門編研,缺乏外界動力,編研工作搞得冷冷清清;有的單位為了目標管理達標搞出了幾種編研成果,但之后便沒有新的進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應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強對編研計劃的管理,各單位編研工作計劃的制訂要以需求為牽引,圍繞中心工作或階段性工作安排計劃。課題的立項要經過充分論證和評審。各單位對編研工作計劃的完成情況,要定期進行檢查。編研課題完成后,各單位要組織對課題達標情況進行考核驗收。
其次是要加強對編研課題經費的籌措,為保障編研工作的正常開展,各單位要積極籌措資金,確保每年撥出一定的經費開展編研工作。對涉及科研、生產、經營、投資管理等不同業務部門的編研選題,應由各業務歸口部門籌措資金。
三是要加強對編研課題的業務規范化建設。編研業務的規范化問題包括許多方面,比如課題立題的規范、工作流程的規范、編校業務的規范等,這有許多工作要做。各單位要建立編研課題管理制度,明確編研課題撰稿、編輯、校對、審稿人員的職責,對編輯、校對工作制定量化考核指標。與此同時,航天作為一個軍工行業,還要加強對編研課題的保密管理,對有密級的編研課題,各單位要加強對課題各個環節保密工作的管理。
四是要積極推動編研成果的評選工作。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各單位檔案部門緊密圍繞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館(室)藏檔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質量高、重實效的檔案編研成果,并在編研的內容、形式、方式和手段上有所拓展和創新,在為領導決策、科研生產經營管理提供服務和記載航天史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推動編研成果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激發廣大從事檔案編研工作的單位和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依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檔案編研工作管理辦法》的規定,受集團公司委托,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航天檔案館組織開展了對“十五”期間集團公司各單位形成的編研成果的評審工作。根據評審委員會評審投票結果,共評出優秀編研成果83項,占“十五”期間集團公司編研成果總數1071項的7.7%。在集團公司召開的檔案工作會上,對評選產生的83項優秀編研成果進行了表彰,并頒發了榮譽證書。與此同時,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檔案編研工作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做到了有領導、有計劃、有組織、人員落實、經費落實、注重應用效果,涌現出了一批編研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為了推動“十一五”檔案編研工作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在各院檔案部門推薦上報的基礎上,經研究決定,授予9個單位“十五”檔案編研工作優秀單位榮譽稱號。
3.加強編研人才的培訓工作
編研工作的好壞,關鍵還在于人。編研除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管理外,人的因素起了決定作用,編研課題選題的優劣,編研課題質量的好壞,編研課題進程的快慢等,人起了決定作用。近幾年來,隨著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改革與發展,各單位檔案部門專兼職人員新老交替頻繁,大部分單位是新任職人員多,懂得技術的編研人員較少。有的單位檔案機構編制較緊,沒有固定的編研人員,檔案工作人員忙于應付收集整理工作,沒有精力做好編研工作,即使能抽出人力,由于缺乏經驗,沒有經過必要的專業培訓,編研工作開展起來也很困難。由于航天是高科技行業,對編研工作人員的要求比較高,比較理想的是具有一定文字處理能力、熟練操作計算機并對航天行業有一定了解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許多單位的編研人員還很難達到這一要求。
近幾年來,航天檔案館在檔案編研人員培訓方面加大了力度,并作為一項制度定期對專職編研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多期對編研人員進行的系統性培訓,許多人員通過開展本單位編研課題經受了實戰的鍛煉,已成為本單位開展編研工作的業務骨干。正是通過他們的辛勤勞動,才取得了一大批質量高、實效好的檔案編研成果,為領導決策、科研生產經營管理提供服務和記載航天史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航天作為我國高科技產業的代表和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再次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新的歷史時期,航天編研工作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在加大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深度加工上、在建立為科研生產經營管理直接提供服務的重要專題數據庫上、在注重檔案編研成果的轉化和電子化應用上下工夫,為功記錄中國航天歷史,見證中國航天輝煌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