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Web2.0到Lib2.0
--談管理檔案網站建設
攀枝花市城建檔案館 周秋蘭
【摘要】通過對Web2.0到Lib2.0(圖書館2.0)的信息技術分析,論述了Web2.0技術在檔案網站建設管理中的具體應用,以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Web2.0 ; Lib2.0 ;檔案網站建設
Web 2.0 是相對Web1.0 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Web 1.0 的主要特點在于用戶通過瀏覽器獲取信息,Web 2.0 則更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消費者(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制造者。Web 2.0 是以博客(Blog)、內容聚合(RSS)、維客(Wiki)、即時通信(IM)、社會網絡(SNS)、標簽(Tag)、網摘等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異步傳輸(Ajax)等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模式。隨著互聯網上內容的日益豐富,圖書館和檔案館傳統的服務模式正在經受網絡化、數字化的挑戰,檔案館和圖書館人意識到了數字化發展的趨勢和技術的可行,提出了旨在“讓圖書館無處不在”的Lib2.0 理念。我們知道,圖書館界和檔案界有著相近的業務, 而目前檔案網站在界面布置、美工設計上顯得粗糙,缺乏視覺上的美感,且普遍更新慢,內容陳舊,影響瀏覽的欲望,這種形勢要求檔案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創新思路,將Web 2.0很好的運用到Lib2.0中,加強檔案網站建設。
一、Web2.0的特點
(一) 個性化
Web 2.0 更強調互聯網用戶的個性,在網絡上,大家的選擇和表現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具有了不同的特點,每個人通過參與,在表達自己的同時也在豐富著整個互聯網。2.0 時代的互聯網不再是“只讀”的,更是“可寫”的。任何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個人門戶,發布自己的信息,擁有自己的讀者甚至是訂閱者。互聯網內容的重心也正在從屈指可數的大門戶網站向數以百萬計的個人門戶傾斜。這些離散的個人信息島被鏈接、RSS 和搜索引擎連接起來,任何人都可以貢獻信息,分享信息。Web 2.0 的出現與發展使每一個上網的人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入地參與到互聯網的營造過程中來。而人們的廣泛參與則推動了互聯網個性化和交互性的發展。
(二) 社會化
Web2.0 的出現使網民的社會化活動延伸到了互聯網上,推動了網絡社會性的發展。2.0 時代的互聯網更加像現實社會。SNS(社會網絡) 的出現,為網民建立社會關系圈提供了便利。每個人不僅可以建立自己的網上家園,還可以在網上擁有自己的各類圈子:朋友圈、工作圈、愛好圈,互聯網不再僅僅匯集著信息,人的社會活動逐漸成為了重心之一。
(三) 智能化
Web 2.0 的技術核心是Web Service,開放Web API(應用編程接口)和RSS(內容聚合) 等標準的建立,使得互聯網變得容易編程了。“Web 2.0 讓互聯網更適合于計算機”,含義也在于此。隨著互聯網作為開發平臺的能力逐漸增強,很多基于操作系統平臺的應用程序改頭換面,成為更加易用的在線服務。基于互聯網平臺上開放的Web API(應用編程接口),成熟的Web 2.0 網絡應用系統之間可以共享功能和資源,這是給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同時也使得這些系統的規模和復雜度可以達到1.0 時代無法實現的高度。
(四) 大眾化
Web 2.0 中,多元化的媒體格局形成了“中心化”態勢,網絡開始回歸其大眾化的本質。主流話語、精英壟斷在Web 2.0 時代被消解。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人們在網絡上獲得平等的身份,以前由網站及其管理人員掌握的發言權回歸到每一個普通網民手中。技術的進步和普及使得人人擁有網絡成為可能,在網絡中,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發言權。借鑒Web 2.0 精神,檔案網站建設Web 2.0 之所以成為目前網絡發展的主流模式,吸引了眾多的網民,它的思想適應了人的心理需求是關鍵。網民在Web 2.0 中得到了更大的成就感和參與感,從而保證了2.0網站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Lib2.0在檔案管理中的主要內容
(一)BLOG(博客)
即網絡日志,以簡易的方法完成個人網頁的創建、發布和更新,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并不斷更新。一種網絡個人出版形式,是繼E- mail、BBS、QQ 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閱讀博客的人可以用留言、評論等方式跟作者進行交流,志趣相投的博客之間可以通過加鏈接互相設為好友。博客是一種深度交流溝通的網絡新方式,“越分享越多”是博客無與倫比的魅力精髓。博客可以作為圖書館和檔案館的公告欄、館藏介紹以及與讀者進行交流的場所,取代了Web1.0 時代BBS 的部分功能。
(二) RSS (內容聚合)
用于信息資源內容的聚合/共享/推送/訂閱/發布,允許用戶訂閱聚合內容,及時獲得某些重要的或有用的信息,并能及時提醒用戶新信息的發布,這是《檔案科技》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形式。與以往信息傳播的流程正好相反,過去閱讀內容需要自己上網尋找,現在則可以訂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當網站出現了相關信息更新就會收到系統提示。內容聚合可以在圖書館中用于各類新聞報道,服務推送、書目、其它數據的查詢定制、新到資料的通知等,在檔案館中使有利用價值的檔案、圖書資料更能完善的服務社會、服務人類。
(三) wiki (維客)
全球網民參與的百科全書,是供多人編寫、上載和發布內容的一種網絡服務。多人對共同的主題進行擴展或探討,可以構建知識網絡系統,支持在一個社群內共享領域知識。大家在Web 上對維客文本進行創建、更改、發布的代價遠比HTML 文本小,是一種類似“所見即所得”風格的簡單格式標記。維客可以用于讀者對圖書館中的書目進行評論。
(四) IM (即時通信)
目前最常用的有MSN、QQ、Skype 等,包括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方式。雖然即時通信早在1995 年就出現了,但由于它參與性和社會性的特征,使它也被視為Web 2.0 的應用之一。即時通信可以用于圖書館的實時通信咨詢服務。
(五) SNS(社會網絡)
即社會性網絡服務。源自“六度分隔”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是為用戶提供創建人際關系網的網絡服務。
(六) Tag(標簽)
用戶自發的用標簽對感興趣的資料進行分類,并與他人共享標簽的過程和結果。標引工作是圖書館最核心的業務之一,通過對圖書加標簽集合集體的智慧,形成多種分類規則,更切合讀者需要。
(七) 網摘
是一種在網上保存網頁鏈接的服務,通俗地說就是一個放在網絡上的海量收藏夾。
三、Lib2.0在管理檔案的具體應用
(一) BLOG(博客)的應用
在檔案管理系統中,可以應用博客作為系統的培訓、幫助、公告手段,交互式地解決用戶的疑難問題。我們可以把培訓內容詳細地在博客中加以介紹,用戶隨時都能查看,消除大家對檔案信息的陌生和神秘感。應用博客中的分類、匯集、交流等方式,直接把最常見的問題提供給大家,及時得到用戶對系統功能的意見反饋,了解用戶問題的分布情況,對于改進檔案管理系統會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博客還能隨時發布公告,對于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與用戶溝通,并通過公告介紹館藏,讓用戶充分利用檔案。
(二)RSS (內容聚合)的應用
內容聚合可以用于到期檔案的催還業務,也可以讓用戶定制檔案服務。我們一般催還檔案的方式不外乎打電話,發郵件,在網站上彈出提示窗口等方式。用內容聚合的方式可以減輕檔案工作者的勞動量,而且用戶不登錄網站也能及時收到催還通知,與在網站上彈出提示窗口功能結合起來使用,應該是檔案催還業務比較好的操作方式。內容聚合也可用于用戶預約檔案到館的通知和新進館藏介紹等。同樣可以減輕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信息傳遞更加及時。通過分類介紹,讓用戶對館藏有全面的了解,并通過信息分類,讓感興趣的用戶訂閱有關更新的信息,一方面提高了館藏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使我們的服務更加人性化和個性化,滿足不同類型的需求。通過主動把檔案信息送到用戶桌面的方式,讓用戶由被動接受到主動了解檔案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檔案,提高工作效率。
(三) IM (即時通信)的應用
即時通信可以用于實時在線咨詢服務,實現即時信息的傳遞。用戶在使用檔案系統時如果有疑問,不方便打電話或發郵件詢問時,或者我們負責服務咨詢的人員沒在電話附近,沒及時收到郵件。從服務器接收郵件不大可能實時進行,即便設置成每15 分鐘接收一次,單位員工多,郵件服務器的負荷也會相當重,可是讓用戶等待15 分鐘肯定不合適,而使用即時通信就能夠避免這個問題。這種開放式的交流互動,能讓用戶直接面對系統服務人員,能在最短的時間解答用戶的問題。即時通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隨時快速傳遞文件,對于用戶急需的檔案,尤其是對于沒有使用權限卻急需這類檔案中的一份檔案,得到批準后,管理員就可以把這份檔案通過即時通信工具發送給該用戶,避免開放權限其他檔案的不應有泄露,也能滿足用戶的個別要求。即時通信具有群發功能,能對不同的用戶集體建立不同的群,這樣,就能及時把一些重要通知準確下達到相關人員而不是全體用戶。
(四) Tag(標簽)的應用
標簽功能在檔案管理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明確、準確的標簽,讓檔案的分類更加貼近用戶。也可以采用非學術文字或分類方法給檔案加標簽,讓用戶用最直接和最通俗的方式,找到自己要查閱的檔案,而不是先研究一些專業術語,達到人性化服務的目的。
四、 檔案館應用Web2.0 技術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內容更新
首先是要注意信息的更新,以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需要, 內容的更新不能僅僅是將原有網站內容換個方式來進行發布,而是應該完成基于Web2.0 的應用, 要根據web2.0 工具的特性來提供內容。
(二) 加強讀者培訓
檔案館應用任何技術和資源最終都希望讀者去使用, 得到讀者的最終認可。但是, 人們對相關信息的了解是有限的, 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 這就希望檔案館提供一個培訓環境, 對任何新技術和資源都要逐一培訓和介紹給讀者, 使讀者了解接受并且學會使用, 最終以一個主人的身份參與進來, 共同建設檔案館。
(三) 加強技術力量
提供Web2.0 的服務時, 需要檔案館的技術人員來支持, 因此加強檔案館技術人員的培訓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培訓要求技術人員了解檔案館自動化系統及Web2.0 技術和工具, 能夠較熟悉地進行維護和升級。相信在新技術的影響下,我國檔案網站管理會有一個質的飛躍,訪問量會有一個量的提升,可以在大眾中進一步普及檔案知識,使檔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程宏水 Web2. 0 網絡環境下情報信息交流研究. 情報雜志2007 年第5 期
[2] 劉煒、 葛秋妍從Web 2.0到圖書館2.0: 服務因用戶而變《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6年第9期
[3]范并思、胡小菁. 圖書館2. 0: 構建新的圖書館服務,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6 (1) : 2-6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