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其中也涉及重要的檔案工作。如何在機構改革過程中保證檔案工作正常運行,保證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是我們從機構改革實施伊始就應同步考慮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宣傳引導是基礎
加強檔案重要性的宣傳。目前部分單位對檔案歷史價值和現實作用的宣傳還不到位、不深入,對檔案的收集、保護和利用有所欠缺。要通過制定專門文件、制作宣傳展板、發放資料等形式,廣泛、持久地宣傳檔案的重要性,強化干部職工的檔案工作意識。深化檔案法律法規的宣傳。有些干部職工檔案意識不強,認為機構改革那么多重要事情,一點文件、材料丟了就丟了,不算大事。針對這樣的錯誤觀念,應進一步深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檔案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等檔案法律法規的宣傳,并結合典型案例進行警示教育,畫出行為“紅線”。宣傳覆蓋非檔案崗位工作人員。不少非檔案崗位的工作人員保存著應該歸檔的重要文件、聲像、資料、證書、實物、照片等,這些檔案很可能隨著人員崗位變動而不知所終。要加強對非檔案崗位工作人員的宣傳教育,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將檔案資料交到檔案部門。
厘清責任是保證
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督查。在機構改革具體實施前,行政管理部門應專門出臺配套文件,明確檔案收集、整理、鑒定、移交、保管的原則和要求,同時舉辦專題培訓班,講解機構改革中檔案工作的要求及多發問題、應對措施,還可抽調專業人員深入相關單位作實地指導和督查。
“撤并轉”部門要做細檔案管理的每個環節。這是機構改革中檔案管理的重點和難點。一要把檔案處置納入機構改革的總體安排,明確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各單位辦公廳(室)牽頭抓總,所有內設機構都有責任做好本部門檔案的催收、清理、匯總,文秘、機要、檔案人員承擔具體工作。
二要按照相關規定、對照標準,對檔案進行系統整理、編目,編制好移交清冊,連同本單位的組織機構沿革、大事記等材料,及時、完整進行移交。三要嚴格按照機要保密工作的要求,切實加強檔案的保密和管理,防止因機構變動、人員調整,導致檔案無人監管,發生檔案流失和失泄密事件。
四要妥善處理好檔案歸屬爭議問題,涉及職能拆分的機構難免會對一些檔案的歸屬產生爭議,應及時向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共同協商和研究解決辦法。
新組建部門要立即啟動檔案管理工作。在部門“三定”方案中要明確檔案管理機構和人員,落實辦公場地、設施設備、工作經費,并建立相應規章制度,形成從文件擬制、辦理、管理到整理、移交、歸檔等一系列規范的工作機制,同時做好劃分全宗、分類、立卷、編制案卷目錄等基礎工作,抓好人員培訓和檔案信息化建設,使檔案管理從部門組建之初就走上正軌。
把握原則是關鍵
預防為先原則。要建立嚴密的制度,以制度管人、管檔案。在人員崗位調整前,由所在單位辦公廳(室)造冊登記,督促其將檔案資料提前移交和清退,做到其手上所有檔案應收盡收、應歸盡歸,否則暫不辦理人事調動手續。
及時補救原則。如不慎發生檔案丟失、損毀,應第一時間想辦法補救,時間越短效果越好。各單位應指定“救火”專員,對于丟失的文件,主動協調發文單位查找和索取原文或復印件,并加蓋公章后補存入檔案;對于實物類檔案,應以文字形式作好說明后存檔,以便以后查閱。
違法必究原則。在機構改革中,應特別注意防范五種違法違紀行為:損毀、丟失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擅自銷毀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擅自出賣或轉讓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不按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移交檔案;利用職務之便將所保管的檔案據為己有。對于逾越法律“紅線”的行為,要違法必究、違者必懲、懲處必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