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檔案工作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在2010年全國檔案局館長會議上指出:“建立并完善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和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將是未來中國檔案事業發展的方向。”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1994年以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檔案工作的文件,是新中國歷史上黨中央、國務院全面系統指導檔案工作的又一個參考文獻,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和巨大的支持。那么,檔案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新時期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檔案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所以,我們檔案工作者要認真履行好自身的職責,要敢于擔當,敢于推陳出新,努力做好檔案工作。讓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更好地方便人民群眾的利用。筆者就檔案工作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談一些粗淺認識,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1 檔案工作者必須具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
責任,指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所屬的群體和生活的社會所承擔的任務和應盡義務的自覺態度。古今中外在對人的要求上都非常強調責任心,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個“責”字,體現了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的高度,正如英國學者史密斯所說的, “接受責任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標準”。
檔案工作者的責任有多大? 胡錦濤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檔案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重要依據。借助檔案,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過去,把握現在,預見未來。檔案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檔案工作者忠誠地守護著社會歷史進程的記錄, “國步何由探軌跡,民情從以識端倪”。2008年在四川大地震發生后,抗震救災全面展開的關鍵時候,浙江省檔案局全體檔案工作者,向全國檔案工作者發出倡議:倡議全國檔案工作者齊心協力,廣泛收集大地震中形成的重要檔案,建立在地震檔案專題數據庫,編撰大地震檔案目錄,向災區提供區域抗震救災檔案資料。這充分體現了檔案工作者良好的責任意識,同時,也充分地體現了檔案工作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職業道德品質。
1.1 要堅定意識,增強責任,爭當檔案事業發展的執行者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解決檔案事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關鍵。檔案工作者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檔案事業的發展思路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國檔案事業建設的宏圖偉業上來,為助推檔案工作各項事業發展多做貢獻。
檔案工作既要靠制度來管理,更要靠人的自覺性和責任意識來落實。當前,有的檔案工作者存在嚴重的思想障礙,改革怕出亂子,創新怕擔風險;有的一味照搬過去的經驗、做法,墨守成規,按部就班,工作上出不了新意,邁不開步子。殊不知檔案事業的發展,沒有現成的答案可言,唯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試,大膽闖,才能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同時還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檔案信息需求為己任,多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開拓檔案工作新領域,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用需求。
1.2 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爭當檔案事業發展的先行者
“領先一步是財富,落后一步是包袱。”檔案工作者要充分認識新時期檔案工作的新課題就是以人為本,服務民生,讓檔案工作更加貼近群眾,使檔案工作的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百姓、惠及社會。
1.2.1要樹立創新意識,解決好如何服務的問題 要想把“死檔案”變成“活信息”,不僅要做好常規工作,更要在檔案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上大顯身手。確保檔案工作者在服務中實施監管、在監管中體現服務,把群眾所想,把群眾所需,把群眾所盼作為第一信號,讓人民群眾知道我們在想什么、做什么,使檔案服務民意、順應民心的這項工作得到很好的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檔案事業的發展闖出一條新路,才能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
1.2.2積極利用新技術,創新利用方式和手段 檔案工作者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創新利用服務上出實招、辦實事,做到好辦法要堅持,好經驗要總結,好方式要落實。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網、局域網等現代科技手段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檔案信息服務,使檔案的利用服務走進千家萬戶,真正建立起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就要及時建立新形成的涉民檔案,加強對己有涉民檔案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對許多新類型的涉民檔案密切關注、及時跟蹤、指導建檔,加大對涉民檔案的監管力度,切實將其建好管好,真正服務于民。如社會保險業務檔案、農村林權制度改革檔案、土地征用和土地轉讓檔案、房屋拆遷檔案、舊城改造和新城區建設檔案等涉民檔案必須收集齊全、規范整理,為檔案利用者提供有效的服務。
1.3 要發奮學習,提高素質,爭當檔案事業發展的推動者
科技推動經濟,人才支撐發展,知識改變命運。目前,檔案事業發展正面臨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挑戰,而新知識新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我們檔案工作者在掌握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方面的努力程度,將決定著能否成功。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決反對“四風”的今天,要抓好檔案工作,那么,我們檔案工作者就更不能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只滿足于已有的知識和老經驗,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圍繞自己的工作目標不斷地追求新知識和新技術,不斷地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開發自己的創造潛能。
1.3.1要弘揚甘于奉獻的精神,做好檔案本職工作 檔案工作者應該以時代要求為己任,而不是只想到一己之難。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斷完善人格品質,錘煉品德,成為引領檔案事業發展的正能量。要多一些付出,少一些索取,要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抱怨。原解放軍檔案館館員、解放軍檔案館“蘭臺獎”獲得者劉義權同志常說:“我一輩子愛檔案,干檔案。”他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我認為作為檔案工作者,只有時時刻刻以檔案先進人物劉義權、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等為榜樣,認真學習他們的進取精神、拼搏精神、敬業精神、自律精神,以新的認識、新的行為、新的舉措,把平凡的檔案工作崗位當作人生的舞臺,把本職工作作為人生的追求,才能在奉獻中成就理想,在奉獻中創造未來。
1.3.2要樹立為民生服務的職業道德觀,積極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在工作中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為自己行動的最高準則,懷揣愛民為民之心,增強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樹立“檔案部門就是服務部門,檔案人員就是服務人員”的理念,笑臉相迎查檔人員,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在服務人民群眾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1.3.3增強檔案工作者的責任心就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不為名利所在 有句格言:“真味是淡,至人如常。”這句話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了輕松平和的心態,才能正確的評估自己,才能從狹隘的私欲中跳出來。心無雜念,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做一個真正的檔案人。
1.3.4擁有一顆進取心,立足本職崗位多做貢獻 人生苦短,學海無涯,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而拼搏進取則使人積極向上,不斷進步,這也是檔案工作者事業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
1.3.5要做一個懂得創新的檔案人 責任感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對黨的事業的忠誠,源于對工作的摯愛,源于對履行職能使命深刻的憂患意識。如果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走一步,算一步,那是對歷史和社會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因此,檔案工作者一定要切實增強加快檔案事業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2 檔案工作者必須具有高度的歷史使命感
2.1 要有合格的政治品質
要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檔案部門雖然身處后臺,做的是默默無聞的工作,但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無論多么機密的文件材料,多么重要的會議內容,最后都要匯總到檔案部門來,這就要求從事檔案的工作人員必須講政治,要有黨性原則,尤其要有敏銳的政治意識,嚴格遵守保密紀律。
2.2 要有正確的職業態度
職業態度是指個人的自我職業定位,職業忠誠度以及按照崗位要求履行的職責。在外行眼里,甚至在相當一部分業內同仁的觀念中,可以用“封閉的工作環境、重復的工作程序、緩慢的工作節奏、平淡的工作成果”來形容檔案工作。其實不然,同樣的工作有的人厭倦,有的人卻做得津津有味,有聲有色。其區別,就在于對待這份職業的態度。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職業態度。“態度決定方法,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態度直接決定他的行為,擁有良好積極的職業態度才會感到工作的樂趣、職業的前途,才有可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2.3 要有必須的業務素養
首先,要做到“一具備”“三熟悉”。最基本的管理專業知識和理論必須具備。一是熟悉自己所管理的檔案內容;二是熟悉各部門的分工和一般性業務知識,便于縮小查找范圍;三是熟悉檔案來源信息,便于收集齊全完整。其次,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如計算機技能、軟件研究、信息(數據)庫建設和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等相關知識。同時,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努力成為行家里手,部門精英。
2.4 要增強工作的主動性
俗話說,“主動性+勤奮”是成功的鑰匙。“什么是主動性? 首先,主動性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而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個人的工作沒有主動性,對工作來說有著本質的區別。19世紀中葉美國的一家皮鞋制造商老板,派了兩個人去非洲推銷皮鞋。一個人到非洲一看,非洲人連草鞋、布鞋都不穿,他認為根本沒法在非洲做皮鞋的生意,撒腿返回美國。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不穿鞋,認為商機無限。他十分耐心地向非洲人講解穿皮鞋的好處,非洲人接受了他的意見,結果他的皮鞋生意在非洲做得紅紅火火,打開了非洲的皮鞋市場,皮鞋制造商賺了錢,這位推銷員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和提升。這件事告訴我們,同樣的一份工作,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
這期間,除了主動性,還需要勤奮。工作勤奮的人,會十分重視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勤奮不是三分鐘熱情,而是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堅忍不拔的性格和堅強的意志。勤奮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鍛煉和努力得來的。有付出總有回報,但是“獎賞僅僅給那些有用的人”,絕不停留在原地等著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一切成功都是努力的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話是一定不會錯的。如果你真的付出了,可是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那是因為收獲的季節還沒有來到。當秋天來臨的時候,你一定會看到掛滿枝頭的累累碩果。
2.5 要有求實的工作作風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制定的“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八項規定,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治黨,抓作風建設的又一實招。八項規定突出了一個“實”字,這是時代和社會最寶貴的品質與最需要的精神。我們檔案人要履行好“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歷史使命,就必須干實事、出實力、重實效,用“實”字統領檔案工作,把“實”字貫穿于檔案工作的始終。
2.5.1干實事就是重實際 這是我們干事創業的基本原則。做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事,要求我們圍繞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圍繞國家檔案局局長楊冬權在全國檔案局(館)長會議上提出的大力實施“三大戰略”、進一步健全“三個體系”、到2020年實現“兩個翻一番”和“一個翻兩番”的工作目標,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實際,以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出發點,做提升黨委、政府和本單位形象的事;做群眾關心并與其利益相關的事;做暖人心、得人心、穩人心的事;做符合實際需要、利于工作開展的事;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切忌搞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
2.5.2出實力就是講實干 這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也是我們檔案人的本色。只說不干,擺花架子,弄虛作假,把目標當成績,把想法當事實,說的多、做的少,出工不出力,是對黨和人民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藍圖,需要通過用心謀事、真心做事、踏踏實實干事才能得以實現。而以實干為責,把每項工作都當成自己的事來做,正是我們檔案人干事創業不可或缺的職業道德素養,也是我們檔案人一貫秉承的優良傳統。
2.5.3重實效就是看實績 這是檢驗我們是否干實事、出實力的試金石,也是我們干成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考驗;這是時代的熱切呼喚,也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我們檔案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樹立沒有實效就沒有功勞,沒有功勞也就無所謂苦勞的觀念,力求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并持之以恒,確保做—件成一件,年年有進展,年年有成效,不斷提升檔案工作為社會服務的質量,樹立檔案人的良好形象。切忌只做召開動員會、推進會和啟動儀式等只講形式、表面轟動或只安排工作,不注重結果,任其虎頭蛇尾之事。
總之,檔案工作是一項平凡的工作,一項默默無聞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的工作。沒有歷史便沒有檔案,沒有檔案就沒有歷史。檔案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記錄了前輩們的艱辛與苦難;檔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歸納了歷史的經驗與教訓;檔案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包含了太多的精彩與喜悅;檔案之所以豐富,是因為它承載了民族的現在和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檔案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因此,我們廣大檔案工作者必須以先進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樹立獻身檔案事業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從平凡的工作做起,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力求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專一行,在“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建立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的偉大進程中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推進檔案事業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