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與圖書
檔案與圖書都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主客觀世界的記錄,共同具有知識性、信息性,是儲存知識、傳播知識、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二者源于實踐又反過來為實踐服務。但二者也有一定區別:
來源要求不同。檔案要求來源于人們實踐活動的直接的原始記錄,是歷史記憶,往往是孤本,具有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圖書以供人們閱讀為目的,可以是印刷品、復制品,沒有原始記錄性要求,可以反復印刷或復制。
價值作用不同。檔案是由人們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原始記錄直接轉化而來的,是歷史的真跡;而圖書則是人們在事后為了開展社會教育、傳播知識的需要編寫的,不具有原始性。因此,檔案除具有圖書的儲存和傳播知識的功能,還有特殊的原始憑證作用。
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檔案是原始的、第一手材料,所記載的信息具有內容豐富但分散保存、價值巨大但隱性存在的特點,需要通過研究、編輯、開發,變分散為集中、變隱性為顯性。而圖書信息則不同,是在利用大量檔案文獻的基礎上,經作者研究、編著而成的,內容集中、系統,價值顯性。
檔案和圖書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檔案經過研究、編輯、出版,從而轉化為圖書;而圖書隨同原稿保存起來,就是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