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原始記錄性的檔案內容是檔案區別于其它信息源的本質,是一份檔案的核心要素。檔案形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是歷史活動的原始記錄。檔案對于人類社會的價值就在于檔案內容。檔案內容在檔案構成體中居于核心地位,沒有檔案內容,也就沒有檔案。
所謂檔案內容,則是人們用共識的符號,如文字、圖形、圖畫、聲音、影像等,記錄在原始載體上的信息。
一、檔案內容是原生性信息
檔案內容直接形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是為解決現實問題而產生的,因而具有本源性、原始性的特點,這是檔案內容不同于其他信息的一個重要特點。正是因為這一特點,檔案在社會信息系統中才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并作為國家信息系統的基石之一。
從檔案內容的產生過程來看,是在活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的。在政治活動中,如頒布法令,制定規則,則要經過調查分析、討論商量、通過發表等過程,那么,圍繞著頒布法令這一活動會產生一系列有關法令頒布的有關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是這一活動的副產品;在經濟活動中,圍繞一個產品的產、供、銷也會產生以產品為中心的相關內容;在軍事活動中,圍繞一場戰爭,也會產生作戰計劃、用兵數量、排兵布陣等等相關內容的材料;在教學活動中,則會產生教學計劃、課程安排、教案、成績單……,人類社會的每一項活動大都會產生和形成相應的記錄材料,它們是檔案的唯一來源,即社會實踐活動。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檔案是社會生活的分泌物。從理論上說,社會實踐活動延伸到那里,檔案內容就應該覆蓋到那里,就如人們常說的,檔案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但實際上,由于諸多社會原因,以及人們處理信息能力和保管成本等方面的考慮,有文必檔是檔案管理者力所不及的行為,檔案內容是很難真正成為全面反映社會生活的鏡子。檔案的管理者會從自身利益的綜合因素,而不是從將來的利用者角度的考慮中來確定檔案內容收集,這讓歷代歷史研究者無不處于史料的饑渴狀態,檔案管理者的工作就永遠難以博得后世利用者的贊賞。
檔案內容原生性的特點,使之有別于一般信息。檔案內容不能更改或任意轉移,而當檔案內容轉移到其它載體,如在報刊上發表、編輯出版、轉載、復制等等,則可被稱為檔案信息,但不是檔案這一實體所稱的檔案內容。檔案內容如若更改,則失去了檔案的價值。檔案內容是固化在特定載體上的信息,而檔案內容被開發出來,并脫離其原有載體成為可自由附著于任何載體之上時,則構成獨立于檔案之外的檔案信息。兩者應該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即使是內容可靈活轉移的電子文件,也應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來保證檔案內容的原生性特點。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整個現存感性世界中的一切、人類社會生活的全部豐富性只有從實踐的角度去理解,才能消除關于它們的種種神秘主義的誤解和臆測而得到科學合理的說明,然而這需要盡可能積聚人類的全部實踐的資料。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里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正因為檔案內容直接產生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是人類正確思想產生的基本依據,社會信息范疇全部都是由人類的認識成果組成的,人類的認識成果只能來源于社會實踐,檔案內容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產生和形成,在社會進程中不斷積累的,是人類集體的智慧的源泉,從而構成人類社會活動的最基本的前提。所以,檔案內容構成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信息資源,在社會信息系統中具有第一性的地位。毫無疑問,檔案內容是一種原生性的社會信息,并直接影響著其他社會信息的產生和形成,也可以說是其他社會信息的源頭。
二、檔案內容是過去活動的信息
檔案內容是原生性信息,但并非所有原生性信息都可構成檔案內容,而是人們在對大量原生材料進行鑒定之后,才將一部分材料認定為檔案內容,因此,檔案內容必須產生于活動完成之后。用英語術語來說,檔案內容是過去完成時態的信息。
對于已經過去的活動來說,檔案內容已經失去了意義,但并不意味著完全失去意義。因為人類社會活動是一個不斷循環發展的動態過程,現實的活動必須以過去的活動為借鑒和參照。檔案內容印證著過去的活動,為現實和將來的活動提供依據和參考,如此往復,將人類社會在時空上構成為一個整體。
檔案內容構筑的歷史信息,雖然不是歷史文化遺產的全部,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具有基礎支撐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印證和再現歷史事實的獨特作用。
三、檔案內容是具有社會交換價值的信息
檔案是個人和集體的社會活動中產生的,其內容主要是解決現實的問題,但在社會生活中,無論個人和集體都具有社會屬性,而不是孤立的個體,其活動也不會是孤立的,不僅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且也與其它社會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盡管檔案內容形成之初,是產生和形成者的重要信息,但從大的社會范圍來看,它又是這個大的社會范圍內信息的一個組成部分,檔案內容的使用范圍會越來越大,具有社會交換價值。
一個集體或個人產生形成的檔案內容,是其單位或系統內檔案內容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區域之內構成完整的歷史記憶,一個形成單位檔案內容的缺失,都會造成整體的不完整。譬如,一個單位與其所在的系統和區域有著密切的社會聯系,是其組成部分之一,在這個區域和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交換價值,而其所處的區域和系統的檔案內容在更大范圍內具有重要交換價值。而單位或個人所形成的不具有如此的社會交換價值的記錄材料,則不宜作為檔案內容進行保存。檔案內容形成時的這種內在聯系性,決定了檔案內容的社會交換價值。
四、檔案內容應在一定社會群體中共識
檔案內容最終是用于交流和溝通的,因此,它應是在一定的群體中以通用、共識的語言符號構成的。只有這樣,才能符合檔案的社會記憶的特點。不能解讀的原始記錄物,只能作為文物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