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法規概述
1、檔案法規的定義:
檔案法規,就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調整因檔案活動面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檔案法規的特征及其特殊屬性:
檔案法規除了具有法律的基本特征—國家的意志性、特殊的規范性和應有的強制性外,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 社會性特征 ②公益性特征 ③綜合性特征。
其特殊屬性為:①思想導向性 ②繼承與發展性
3、檔案法規調整的對象:
檔案法規調整對象是指檔案法規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包括四個方面:
①調整國家集中統一管理檔案的關系
② 調整國家與檔案機構之間的關系
③調整檔案形成者與檔案管理機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與檔案管理機構的關系
④調整檔案所有者與檔案管理者、檔案利用者的關系。
4、檔案法規的體系:
檔案法規體系,是指以檔案法律為核心的檔案法規的統一體。詳細地說,就是以《檔案法》為核心,以檔案行政法規、地方性檔案法規、行政規章為主要框架,藉以規范性文件予以細化的一切檔案法規所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的有機統一整體。
5、檔案法規與檔案政策的關系:
檔案法規與檔案政策的聯系:檔案政策對檔案法規來說,具有依據性和指導性的作用;檔案法規對檔案政策來說,具有依附性和保障性的作用。
檔案法規與檔案政策的區別:①制定機關不同 ②實施方式不同③表現形式和規范要求不同 ④穩定程度不同。
綜上所述,檔案法規與檔案政策既不能分開割裂,又不能互相取代。我們既要重視執行檔案政策,又要認真執行檔案法規。特別是在檔案法規還不完全完備的情況下,黨和國家的檔案政策則會直接起著法律的作用;就是在將來檔案法規比較完備以后,也不可能完全以檔案法規取代檔案政策,必要時還會以檔案政策來補充,以適應不斷發展中的檔案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