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庫房溫濕度調控
一、不適宜溫濕度對檔案的影響
(一)高溫 30℃以上
1、檔案紙張平衡水分減少,出現紙頁翹曲干燥,機械強度降低;
2、加速各種有害化學物質對檔案載體材料的水解和氧化等反應,紙張、膠片片基、磁帶帶基、光盤保護膜等老化或腐蝕。
3、加速染料字跡及彩色膠片影像材料的酸、堿、氧化反應,使其退色。
4、使耐熱性差的油溶、蠟溶字跡發生油滲,模糊。
5、增加磁記錄材料的復印效應,升高10℃,噪音增加1分貝。
5、加速有害生物的生長繁殖。最適溫區20-35℃;
6、增加SO2、NO2、Cl2等有害氣體的溶解度;
7、影響光盤讀取。
(二)低溫
1、溫度低于結冰點,材料發硬發脆,強度下降。
2、溫度低于露點溫度,增加材料表面的水分,引起一系列有害物質反應。
(三)高濕 70%以上
1、導致材料發生水解,耐久性下降。
2、有些高分子物質吸水膨脹,發生變形。
3、水溶性字跡材料吸水洇化,模糊。
4、酸性有害氣體溶解于水,生成相應的酸,加速檔案制成材料的水解。
5、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長繁殖。霉菌72%;昆蟲70-90%。
(四)低濕 30%以下
1、濕度過低,材料失水,容易發脆,膠片乳劑層脫落,磁粉脫落,紙張耐折度下降。
2、濕度過低,載體材料失水收縮發生形變。
二、控制與調節庫房溫濕度
(一)檔案庫房溫濕度標準
●相對濕度—單位體積空氣中實際所含水蒸氣的質量與同溫度下飽和狀態時所含水蒸氣質量的百分比。
●露點溫度—當空氣含濕量和大氣壓不便的條件下,使空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溫度,是空氣開始結露的臨界點。
一般檔案庫(含膠片庫、磁帶庫):14-25℃(晝夜允許波動±2);45-60%(晝夜允許波動±5%)
(二)測量溫濕度儀表
1、測量溫濕度作用:掌握變化規律,有計劃調控;分析產生不適宜溫濕度的原因,有針對性采取調控措施;掌握通風調控時機;檢查調控效果,提高改進工作。
2、測量溫度:液體溫度計、雙金屬自記溫度計、電阻式溫度表。
3、測量濕度:普通干濕球溫度計、通風干濕球溫度計、毛發濕度計、自記毛發濕度計。
(三)檔案庫房溫濕度調控方法
1、密閉—防止或減弱庫外不適宜溫濕度對庫內影響,保持庫內溫濕度穩定。
2、通風—有計劃使庫內外空氣進行交換,調節庫內不適宜溫濕度。
(1)方法:自然通風、機械通風
(2)原則:a)調節溫度的原則—
t庫外>庫內,通風升溫
t庫外<庫內,通風降溫
b)調節濕度的原則(通風降濕)—
Ф=z/zb×100% zb與t成正比
t庫外 < 庫內 Ф庫外 < 庫內, 能通風降濕;
t庫外 = 庫內 Ф庫外 < 庫內, 能通風降濕;
t庫外 < 庫內 Ф庫外 = 庫內, 能通風降濕;
t庫外 < 庫內 Ф庫外 > 庫內, 計算Z,庫外 < 庫內,能通風降濕;
t庫外 > 庫內 Ф庫外 < 庫內, 計算Z,庫外 < 庫內,能通風降濕。
3、其他方法(主要降濕)
a)吸濕劑去濕—一種能夠吸附或吸收空氣中水分的物質,降低庫房濕度。
b)常用吸濕劑:生石灰(CaO)、氯化鈣(CaCl2)硅膠(SiO2)、活性炭(C)
●氯化鈣吸潮
CaCl2 + 2H2O = CaCl2 ·2H2O
CaCl2 ·2H2O + 4 H2O= CaCl2 · 6H2O
●硅膠吸潮(SiO2)
利用大量的微孔,強烈的毛細作用,使水蒸氣進入微孔而凝聚在內。
無色半透明的顆粒,無臭,無腐蝕性,不溶于水,吸濕率可達70%,吸水后不溶解,不污染物品。
(二)去濕機
1.去濕原理
在密閉庫房里,通過制冷劑氟里昂(freon)將空氣溫度降到露點溫度以下,一部分水蒸氣凝析成水達到去濕目的。庫房空氣等溫降Z,達到降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