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沿革
XX市檔案局 征集科
組織機構沿革是系統(tǒng)記載一個機關、企業(yè)、地區(qū)或專業(yè)系統(tǒng)的體制、組織機構和人員編制變革情況的一種編研材料。它分為機關組織機構沿革、企業(yè)組織機構沿革、地區(qū)組織機構沿革和系統(tǒng)組織機構沿革等幾種類型。內容大致包括機關(企業(yè)、地區(qū)、系統(tǒng))概括、機構名稱改變、地質變遷、成立、撤銷或合并時間、隸屬關系、性質和任務、職權范圍、領導人員變動、編制擴大與縮小,以及內部機構設置等方面變化情況。
組織機構沿革可以采取文字敘述或圖表的形式,也可圖文并茂。
其主體結構的體例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以時期(年度或階段)為主線,先將材料分成若干階段,然后在每個時期下面再分別敘述其內容;另一種是以題目為主線,先將材料按其敘述的內容分成若干題目,然后在每個題目下面在逐年或逐階段敘述。
樣本:
XX市XXX局階段(1976年——2000年8月)
一、機構沿革
1957年經(jīng)XX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XX市農林XXX局,這是建國以來XX第一個市局級XXX機構,局長XXX,副局長XXX。1960-1970年一度被撤消,后與郊區(qū)XXX局合并,文革開始時處于癱瘓狀態(tài),當時的局長XXX,副局長XXX。1971年7月XX市革委會成立XXX局,下設農機XXX組,組長XXX。1972年2月籌建XX市XXX局。1976年成立XX市XXX局,局長XXX,副局長XXX、XXX。1982年(1984?)機構改革市XXX局撤消,XXX歸口農委,設XXX科,后改為XXX處。科長XXX,副科長XXX、XXX。1990年2月,市委203次常委會議及市政府31次市長辦公會議經(jīng)市政府決定,由原農委XXX處和市防汛辦合并成立XX市XXX局,掛靠農委,黨的關系歸農委,業(yè)務工作直接受分管市長和上級XXX部門領導。行政編制暫不變。XX市XXX局為準縣級機構,XXX局長可配備正縣級干部。局長先后有XXX、XXX;副局長XXX、XXX、XXX、XXX。2000年8月經(jīng)市委八屆163次常委會研究決定撤銷市XXX局,成立XX市XXX局。
(一)局黨組機構
1979年 12月11日市委組織部(1979)313號文,經(jīng)中共XX市委常委第571次會議研究決定市XXX局成立黨組,XXX代理黨組書記、XXX任副書記、XXX、XXX任黨組成員。1990年XXX局重新組建,1992年5月,XXX局設黨組,黨組書記XXX。1992年8月12日,市委組織部X組組字[1992]42號文,根據(jù)市XXX局和防汛辦機構設置情況,決定撤消市防凌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黨組。
(二)局行政機構
1976年成立XX市XXX局。1980年9月1日,中共XX市委辦公室通知,經(jīng)市委研究同意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單獨設立,不與XXX局合署辦公1982年(1984?)機構改革市XXX局撤消,XXX歸口農委。1990年2月,由原農委XXX處和市防汛辦合并成立XX市XXX局,掛靠農委。XX市XXX局為我市XXX、防汛指揮職能部門。一套編制,對外兩個牌子,即“XX市XXX局”、“XX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防汛工作歸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統(tǒng)一管理。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由市政府領導。1992年4月,農委XXX處、水工隊正式劃歸市XXX局管理。
(三)、內設機構
1979年局機關科室設有:辦公室、秘書科、物資科、工程科、農水科。
1990年2月重組XXX局后,內設機構有:工程管理科(防汛辦)、工程建設科、農田XXX科、水政水資源管理科、 水土保持科、計劃財務科、政工科、辦公室、總工室。
1996年機構改革,經(jīng)市政府正式批復內設機構有:辦公室、政工科、計劃財務科、XXX水保科、防汛辦、水政水資辦。
(四)下屬機構
1979 年局直屬單位有:XX市農村電力管理站、XX市水文站、XX市XXX工程隊、XX市水電設備修造廠。1992年報市編委的局屬事業(yè)單位有:XXX設計隊、土方工程隊。1993年2月5日成立“XX市XXX局質量監(jiān)督站”。 1994年11月16日土方機械隊與XXX勘測設計隊合并為XXX勘測設計院。同時從中抽調12人成立河道管理處。為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
1997年7月9日市政府正式對XXX局所屬事業(yè)單位作出批復:
1、XX市水庫管理處 成立于1959年12月,隸屬于XX市城建局,原名稱為XX水庫管理處。1984年更改為XX市水庫管理處,同年XX水庫劃歸水庫管理處管理。1994年6月XX市水庫管理處劃歸XX市XXX局,實行行業(yè)歸口管理,為XXX局所屬相當副處級事業(yè)單位。XX市水庫管理處下轄XX水庫與XX水庫,核定事業(yè)編制36人。核定副處級領導職數(shù)2名,科級領導職數(shù)16名,經(jīng)費實行自收自支。
2、XX市XXX勘測設計研究院 成立于1975年6月,原名為“XX市XXX工程隊”,機構規(guī)格為正科級。1984年經(jīng)市編委X編發(fā)[1984]第53號文件批準更名為“XX市XXX水保勘測設計隊”,1992年更名為XX市XXX勘測設計研究院。為差額補貼事業(yè)單位。機構規(guī)格相當科級事業(yè)。核定科級領導職數(shù)4名。(內設機構為:辦公室、政工科、總工室、規(guī)劃室、設計室、測繪室、工程科)編制為80人。1997年10月28日XX市XXX局在原水修廠的基礎上成立“XX市XXX抗旱服務中心”,一套人員掛兩個牌子,發(fā)揮兩種職能,隸屬XX市XXX勘測設計研究院。
3、XX市防凌防汛指揮部土方機械隊 1980年成立,為正科級事業(yè)單位,原隸屬防凌防汛指揮部,現(xiàn)隸屬市XXX局。(內設機構為:辦公室、工程股),人員編制為23人,核定領導職數(shù)3名。為自收自支事業(yè)單位。
4、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1996年3月成立,為科級事業(yè)單位,隸屬XX市XXX局,內設機構有:產(chǎn)業(yè)站、辦公室、總務室,人員編制15人,為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1998年2月21日經(jīng)XXX局黨組會議研究決定,成立XXX培訓中心,錄屬局機關服務中心管理。
5、XX市河道管理處 隸屬XX市XXX局的執(zhí)法機構,為XX市XXX局直屬科級事業(yè)單位。不設內部機構,人員編制為8人,是全額撥款的事業(yè)單位。
二、工作職能
1996年3月19日根據(jù)中共XX市委X黨發(fā)[1995]號文件確定市XXX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及人員編制方案。按照機構改革的原則和要求,市XXX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強XXX行業(yè)管理和水資源統(tǒng)一管理,強化政策、法規(guī)、規(guī)劃、計劃職能,突出XXX、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政職能、搞好協(xié)調、監(jiān)督、管理、服務。實行政事職分開,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是向XXX防汛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優(yōu)化、廉潔的水政職工隊伍。
根據(jù)X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X府辦法[1996]35號《關于印發(fā)市XXX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配置方案的通知》對XXX局工作職能做出具體規(guī)定:
(一)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各國水土保持法》、《防汛條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組織實施和監(jiān)督檢查,研究制定XXX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
(二)組織制訂全市XXX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中長期和年度計劃。組織制訂全市主要河流流域綜合規(guī)劃和有關專業(yè)規(guī)劃并負責實施、監(jiān)督。
(三)統(tǒng)一管理全市水資源。負責組織全市水資源利用、監(jiān)測和調查評價。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市水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并負責監(jiān)督管理,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制度。
(四)歸口管理全市節(jié)約用水工作;對水資源保護實施監(jiān)督管理。協(xié)調處理部門之間和旗縣區(qū)之間的水事糾紛。
(五)負責全市河道、水庫、河口灘涂和河堤等水域(X括人工水道、行洪區(qū)、蓄洪區(qū)、滯洪區(qū))及其岸線的管理、保護、綜合治理和開發(fā)。
(六)主管全市防汛、防凌及抗旱工作。
(七)主管全市水土保持工作。
(八)主管全市農村XXX和鄉(xiāng)鎮(zhèn)供水、人畜飲水工作。
(九)對全市水工程建設進行行業(yè)管理,負責組織建設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工程。對全市XXX工程、XXX綜合經(jīng)營實行行業(yè)管理。
(十)負責管理XXX科技、教育及地區(qū)之間合作,指導和管理全市XXX隊伍的建設,負責直屬單位的干部、職工隊伍建設。
(十一)負責城市供水水資源建設,水環(huán)境保護等城市XXX工作。
(十二)承辦市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三、人員狀況
(一)黨的領導
黨組書記:XXX(1979.-1980.8.2)
XXX(1980.8.2-1992.5)
XXX(1992.5---1996.1)
XXX(1996年.1.7-2001.2)
黨組副書記:XXX(1979) XXX(1980)
黨組成員:XXX(1979---1980)
XXX(1979---1980)
XXX、XXX、XXX、XXX、
XXX(1980)
XXX(1992)
XXX(1992)
XXX (1995.3.20)
XXX局紀檢組副組長:XXX(1997.2.20);
(二)行政領導
局長:XXX(1957.——1960.),
XXX(1960.-1970.),
XXX(1976.——1984.),
XXX (1979.12.11.——1990.)
XXX(1990.——1996);
XXX(1996.——;2001.2)
副局長:XXX(1957.——1970.)
XXX(1976----1984)、
XXX(1976——1984.)
XXX(1979.12.11.)
XXX(1990---1996)
XXX(1990---)
XXX(1990---)
XXX(1996.1---)
非領導職務:
副縣級待遇:XXX(1997.2.20)
XXX、XXX(1998.2.23)
XXX(1999.6. 30)
助理調研員:XXX(1995.3.15)
(三)中層干部
1、內設機構干部
秘書科副科長:XXX
物資科副科長:XXX
工程科副科長:XXX
辦公室主任: XXX、XXX
辦公室副主任職務:XXX
政工科科長:XXX、XXX
政工科副科長:XXX
計劃財務科科長科長:XXX
計財科副科長:XXX
XXX水保科科長:XXX
XXX水保科副科長:XXX
防汛辦副主任:XXX
農水科副科長:XXX
水政科主任監(jiān)察員:XXX
水政水資辦主任:XXX
水政水資辦副主任:XXX
XXX高級工程師:XXX
XXX工程師:XXX
XXX局副總工程師:XXX
2、直屬機構干部
水工隊黨支部書記:XXX
水工隊隊長:XXX
水文站黨支部副書記:XXX
水文站副站長:XXX
水修廠黨支部副書記: XXX
水修廠副廠長:XXX
水庫管理處副處長:XXX
XXX設計院黨支部書記兼副院長:XXX
XXX勘測設計院總工程師:XXX
XXX設計隊黨支部副書記:XXX
XXX水保勘測設計隊隊長:XXX
XXX設計院黨支部書記兼副院長:XXX
XX市土方機械隊副隊長: XXX
土方機械隊副隊長:XXX
質量監(jiān)督站站長:XXX
質量監(jiān)督站副站長:XXX
水庫管理處副處長:XXX
機關事業(yè)服務中心主任: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