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 一 级 A 片/午夜免费视频/久久riav/国产人妖 视频专区 - 1024亚洲精品国产

檔案之窗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專門檔案 » 其它檔案 » 正文

社區檔案與社區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18 19:17:56    來源:網絡    瀏覽次數:873    評論:0
導讀

金波20世紀末,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入,原來由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統包統攬的社會服務職能開始分化并逐漸回歸于社會及社區,人們已逐漸從“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更確切地說轉變為“社區人”。社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中的獨特地位、價值和功能日漸凸現出來,社區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在促進社區發展的多項措施中,不容忽視社區檔案的作用。“單位制”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單位制是我國檔案

金波
20世紀末,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入,原來由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統包統攬的社會服務職能開始分化并逐漸回歸于社會及社區,人們已逐漸從“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更確切地說轉變為“社區人”。社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中的獨特地位、價值和功能日漸凸現出來,社區發展的重要性也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在促進社區發展的多項措施中,不容忽視社區檔案的作用。  
“單位制”背景下的檔案管理
單位制是我國檔案管理體制的基礎。“單位”一詞在我國社會生活中被廣泛使用,但卻是一個沒有確切法律涵義的詞。在過去,是指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國營或集體所有制的企事業組織和機構等的代名詞。而現在,它成為公司、企業、事業、機關、團體的統稱。
以往,在城市社會管理制度下,離開工作單位的認可和證明,個人的許多社會活動就無法進行(如婚姻登記、業務往來、工作調動等等)。
我國現行的檔案工作體制正是在“單位社會”形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單位社會”下的各級機關、部隊、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室就成為“國家檔案事業的基礎和基層細胞”(吳雁平,2003)。
1962年,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業、事業單位及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了統一管理黨、政檔案的檔案室,或者配備了統一管理黨、政檔案的工作人員。必須指出,“單位制”對于在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下,迅速構建起新中國的檔案管理體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單位制則不會有迄今為止較為龐大而完備的檔案管理網絡。
在“單位制”的環境下,通過政府主管部門的檔案管理系統,可以十分迅速和有效地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檔案與檔案工作進行管理和控制。“單位制”為各級檔案部門駕馭當時社會檔案的全部資源提供了可能。
社區檔案的內涵
單位制的管理模式在我國檔案管理制度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單位對個人的各種管理逐漸讓渡給了人們朝夕生活的社區。社區(Community)是指在一個地區進行居住和共同生活的社會群體。它是具有共同價值取向,關系親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撫,利益相關的人所組成的區域共同體(潘允康,1997)。由于單位制功能的式微,社區便對人們的生活發揮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社區檔案對社區發展的重要性和社區制對檔案工作的影響,已經引起了檔案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檔案界開始對社區檔案及社區檔案建設工作中的問題展開了各種探討和研究。大多數學者對如何做好社區檔案建設工作基本上形成了共識,即搞好社區檔案建設必須做到:提高認識是搞好社區檔案工作的前提;統一保管是發揮檔案整體效應的重要途徑;健全制度是確保檔案安全的重要保證(孫曉光,2001)。
在有關社區檔案問題上,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認為,社區檔案是指社區黨組織、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居委會以及社區社團組織在社區建設以及各種社區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并由社區居委會收集保存的歷史紀錄。社區檔案的提法與學校檔案、教會檔案和企業檔案等相類似(吳建華等,2002)。社區檔案的形成者包括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社團組織乃至社區居民個人,它應該由居委會保管。筆者以為,此定義闡述了社區檔案的內容及保管單位,應該說涉及到了的核心方面。但是應該注意的是,由于近年來社區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協調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三者之間的關系,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的相關資料也就成為搞好社區發展所必備的參考資料,因而社區檔案還應該包括物業管理部門和業主委員會在實踐中形成的檔案;這些檔案是否應該由居民委員會保管,應經協商后才能確定。雖然居委會所掌握的檔案資料較為全面,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居委會、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之間的關系并不是非常融洽,尤其是業主委員會和其他兩家之間的矛盾不少。當然,我們認為由居委會保管是最為恰當的,因為不僅居委會形成的檔案資料最多,而且居委會和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最多;由居委會保管有利于社區檔案資料的全面收集,也有利于社區檔案的查詢和利用。
一些專家學者和實踐工作者在總結社區檔案工作時認為,社區檔案的范圍應包括:文書檔案、社區科技檔案、社區會計檔案、社區聲像檔案、社區實物檔案和社區電子檔案(趙喜紅,2002)。社區檔案的內容應不少于以下七類:社區組織、人事類(主要含:黨的組織、社區居委組織、社區社團組織、群眾團體組織、社區居民的基本情況和轄區企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社區文書類(上級黨政文件、上級民政部門文件、本社區發文、其它文件等);財會類(社區居委會收支帳簿、報表、憑證等);社區經濟類(社區產業概況、中介機構情況、社區物業管理、家政服務、家電維修、再就業培訓等);社區文化、衛生類(社區健康檔案、社區科教文化體育設施檔案、社區計劃生育檔案、社區醫療衛生檔案);社區綜合治理類(社區警務工作、外來暫住人口、“兩勞”人員、幫教對象管理、社區治安調解工作、群防群治工作、社區環境綠化工作等);社區福利工作類(烈軍屬工作、特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工作、弱勢傷殘群體工作等)(邵為琳,2002)。
此外,一些地方在社區建設的實踐中,還積極探索社區檔案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如石家莊市新華社區在社區檔案建設方面,還新辟了一些重要的內容,其主要有:基本情況、優良記錄、不良記錄三部分。熱心公益事業、見義勇為,在社區經濟、教育、服務、文化、治安、環境、管理等兩個文明建設中有突出業績,將作為優良記錄登記在案;而偷稅漏稅、制假售假、偽造證件、惡意拖欠債務和拒交公用事業費、損壞公共設施、擾亂公共秩序、參加封建迷信活動和非法組織以及其它妨害社會和他人等的不道德行為,將作為不良記錄登記在案;社區基本情況主要來自于社區,轄區內的企業、中介機構、市場經營戶等的信息則依靠工商、稅務等部門提供,所有的單位都應在社區建立檔案;轄區內職能部門的社區檔案信息由企業、居民等提供。社區檔案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誠信系統和安全運行管理系統。石家莊新華區的社區檔案建設工作的實踐表明,該社區十分注重規范居民行為,提高社區誠信水平。按照這種模式建立社區檔案主要是有利于社會控制,保障社區的健康發展。
做好社區檔案工作,與領導的重視程度,檔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社會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以及完備的規章制度有一定的關系。從社區檔案的內涵可以看出,社區檔案具有多重功能:社區檔案有利于維護社區安定,便利居民生活,保障群眾利益,方便居民再就業(張書梅,2001)。社區檔案還能為社區民政事業提供有效的服務,為轄區居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為計劃生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條件,促進檔案事業本身的發展(賈奎文,2001)。社區檔案不僅記錄了社區發展的歷史,同時也為今后對該社區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提供可資查詢和利用的豐富的檔案信息資源,是社區改革的重要依據。
社區檔案對社區發展的意義
社會成員由“單位人”轉變為“社會人”,或者說“社區人”的過程中,由于單位對其成員的控制減少,使我們認識到必須通過社區來加強對社會成員管理。因為單位組織管理體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原有的保障和生活服務功能。正在逐步地市場化和社會化。但社會生活中的風險依然存在,這些都要求伴隨單位體制的變化,盡快建立起以社區為載體的新型社會支持網絡(李培林,2001)。現代工業及其所導致的都市化和高度的人口流動,使城市社區成為一個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變得冷漠,不僅少有親情,而且相互提防,互不往來,尤其是不愿意隨便與陌生人交往(江暢,1997)。在城市社區這種陌生人的社會中,因為人在社區中基本處于匿名狀態,社區居民往往放松內在自我約束。人在匿名狀態下社會的約束力下降,不誠信的行為不需要付出成本或付出很少,也就容易出現違反社會規范的行為。因而,需要加強對社區控制(趙麗欣,2001)。這也是社會轉型期中社區管理和社區發展所需關注的問題。
社區發展是人類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在具體社區中,將社區各要素有機地組織起來,根據社區的共同需求,協調社區中各種力量,充分利用社區內外各種資源,采取一系列的步驟,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中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從而使整個社區處于良性循環中(黃少寬。1997)。“社區發展”的外延已不再局限于發展中國家,相反已逐步覆蓋了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以及所有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及地區;“社區發展”的內涵已不再局限于落后國家的扶貧助弱工作,而已拓展至所有國家之社區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衛生、環境、服務和管理等各個方面,綜合性與全面性已成為社區發展的趨勢。此外,我們還可以發現另一個重要現象,即無論在50年代還是90年代,無論是歐美的學者還是亞洲的學者,大都十分重視居民的“社區參與”在社區發展中的意義(徐永祥,2000)。
社區發展要重視社區發展的規劃。社區發展的整體規劃要構建人、環境和文化三者協調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系統,制定城市社區發展規劃的主要目的是合理有效地配置社區資源,使社區居民居住地、轄區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之間在地域分布上協調組織,提高社區的社會經濟、文化水平,保持社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人、環境和文化相融共生,促進社區的開發與建設。因此,城市社區發展規劃要通過調查研究和信息收集,對社區現狀進行分析與評估,根據社區的不同地理條件、社區成員構成、不同社區文化心態,對社區的人口、經濟、文化、環境、社會保障與服務、生活質量、思想意識等諸多要素作出具體的、因地制宜的發展布局和設想。由于社區發展涉及了多因素、多變量、多目標,是隨時間不斷變化的復雜的動態系統,所以城市社區發展整體規劃既要從社區眼前的實際出發,又要保持一定的彈性,讓社區綜合系統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蔡小慎,2002)。
社區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居民、政府和社會的多方參與;它涵蓋的內容很廣,包括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環境等方面,這就要關注社區的歷史,要掌握詳盡的社區經濟、文化、居民心理、社區管理與服務、社區環境、人口等多方面的檔案信息。今天社區發展的歷史記錄將為社區將來進行管理、提供服務、制定規劃、扶貧救助、改善環境、豐富社區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提供參考依據。社區檔案的建立,不僅有利于提高社區居委會的工作效率,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方便群眾;而且在加強社區黨的建設、拓展社區服務、發展社區衛生、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加強社區治安和提高三個文明建設水平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社區檔案也是一種資源,要充分利用社區陣地,宣傳檔案,共享檔案信息資源,發揮社區檔案的社會服務功能,為社區發展提供信息保障。
參考文獻:
①吳雁平,2003,《單位制”與“社區制”對檔案管理模式的影響》。《檔案管理》第1期。
②潘允康,1997,《社區和精神文明建設》。《道德與文明》第4期。
③孫曉光,2001,《建立社區檔案服務社區工作》,《蘭臺世界》第8期
④吳建華、徐欣云、何小菁,2002,《關于社區檔案與社區檔案工作的思考》,《南京檔案》第5期。
⑤趙喜紅,2002,《社區檔案工作管見》,《湖北檔案》第7期。
⑥邵為琳,2002,《開展城市社區檔案工作》,《中國檔案》第9期。
⑦張書梅,2001,《加強社區檔案工作為社區建設服務》,《檔案天地》第5期。
⑧賈奎文,2002.《建立社區檔案的初步實踐與思考》,《檔案天地》第6期。
⑨李培林,2001,《社會生活支持網絡;從單位到社區的轉變》,(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
⑩江暢,1997,《文明社區與生活家園》,《益陽師專學報》第1期。
①趙麗欣,2001,《社會轉型期與社區社會控制》,《社會科學論壇》第11期。
②黃少寬,1997,《社區發展的規劃與實施》,《中山大學學報》第6期。     
②徐永祥,2000,《社區發展論》,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⑩蔡小慎,2002,《論城市社區發展的系統觀》,《系統辯證學學報》第1期。  
  (郭紅解、李軍摘自《檔案學》2004年第3期)
 
 
關鍵詞: 檔案 社區發展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szsunz.com/tech/201808/57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檔案之窗(dawindow.com) ???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4747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