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檔案管理辦法
一、家庭檔案的定義
本辦法所稱的家庭檔案,是家庭及家庭成員在家庭生活中形成和在社會活動中形成可歸屬個人的保存?zhèn)洳榈奈淖帧D表、聲像、電子數(shù)據(jù)等不同形式和不同載體的歷史記錄。
二、家庭檔案的管理原則
家庭檔案是維護家庭及家庭成員合法權(quán)益、經(jīng)濟利益,反映家庭歷史真實面貌的重要依據(jù),應集中存放、統(tǒng)一管理。
三、家庭檔案的管理人員
家庭應確定一名家庭成員負責家庭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學習掌握必要的檔案法律知識和檔案管理技能,定期整理家庭檔案,并向家庭成員通報家庭檔案整理情況。
四、家庭檔案的收集
是把散存在家庭成員手中及其他有關(guān)方面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材料相對集中并統(tǒng)一管理的過程。
家庭檔案的收集應遵循家庭檔案的自然形成規(guī)律,保證家庭檔案的完整、準確。
五、家庭檔案收集的主要范圍
(一)寶寶康樂檔案:計劃生育材料,胎兒誕生及發(fā)育成長材料,嬰兒出生材料,嬰幼兒保健材料,嬰幼兒教育材料,嬰幼兒音像材料等。
(二)學生時代檔案:典型的學習課本、學習作業(yè)、學習成績單,畢業(yè)證等證件,學校生活的照片、錄音、錄像,升學考試材料,學習日記,師生書信,畢業(yè)紀念及同學互贈材料,擇業(yè)材料等。
(三)戀愛婚姻檔案:戀愛書信及照片、結(jié)婚證書、結(jié)婚及金婚(銀婚)照片、錄像等。
(四)工作成果檔案:本人簡歷,工作總結(jié),工作成就,工作日記,發(fā)表的論文及著作手稿,職稱證書,工作證,科研、革新、發(fā)明材料,獲得榮譽、證書等。
(五)家庭財產(chǎn)檔案:戶口簿、土地證、房產(chǎn)證、存折、國庫券、保險單、股票權(quán)證、護照、家庭物資管理記錄、財務收支情況、工資單、水電費發(fā)票等。
(六)家用設備檔案:家用設備說明書、合格證、電路圖、發(fā)票、保修單等。
(七)醫(yī)療保健檔案:健康體檢表,病歷,身體檢查的片子,化驗單,家族病史記錄等。
(八)社會交往檔案:來往書信、通訊錄、同學錄、賀卡、重要名片等。
(九)收藏愛好檔案:字畫、郵票、紀念品、錢幣、糧票、煤票、圖書、剪報、旅游門票、旅游筆記、旅游地圖、自創(chuàng)作品等。
(十)家庭歷史檔案:家族簡況、家史、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簡況記錄、家庭成員基本情況記錄、家庭成員生日一覽、家庭歷次搬遷情況記錄、家庭大事記、譜牒等。
(十一)照片音像檔案:合家歡聚的照片,家庭成員生日錄像,有紀念意義活動的錄音、錄像、照片等。
六、家庭檔案的整理
就是將處于零散狀態(tài)的家庭檔案材料,進行分類、排列、編號、編目、裝盒,使之有序化。
七、家庭檔案的分類
就是將家庭及其成員所形成的全部檔案,按其來源、時間、內(nèi)容和形式的異同,分成一定的層次和類別,使家庭檔案構(gòu)成一套有機的體系。
八、家庭檔案的分類方法
家庭檔案管理可采用基本分類法(適合于家庭檔案數(shù)量較少)和復合分類法(適合于家庭檔案數(shù)量較多)。
一、基本分類法:
(一)按家庭檔案所反映的內(nèi)容可把家庭檔案分為寶寶康樂類、學生時代類、戀愛婚姻類、工作成果類、家庭理財類、家用設備類、醫(yī)療保健類、社會交往類、收藏愛好類、家庭歷史類、照片音像類等。
(二)按家庭檔案的形式可把家庭檔案分為證書類、書信類、票據(jù)類、手稿類、字畫類、病歷類、照片類、錄音帶類、錄像帶類、計算機軟盤類、綜合類。
(三)按家庭檔案所記錄的家庭成員,可把家庭檔案分為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父親、母親、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即家庭中有多少位成員就設多少類,再加綜合類。
二、復合分類法:
(一)形式-成員分類法,即家庭檔案材料按形式分開,在形式下面再按家庭成員分。
(二)內(nèi)容-成員分類法,即家庭檔案材料按內(nèi)容分開,在內(nèi)容下面再按家庭成員分。
(三)形式-內(nèi)容分類法,即家庭檔案材料按形式分開,在形式下面再按內(nèi)容分。
(四)成員-形式分類法,即家庭檔案材料按成員分開,在成員下面再按形式分。
九、家庭檔案的排列
包括檔案盒內(nèi)檔案材料的排列和家庭檔案盒的排列。
家庭檔案盒內(nèi)檔案材料可以按時間或重要程度排列順序。通常情況下,按照家庭檔案材料形成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
家庭檔案盒的排列,各家庭可根據(jù)家庭生活實際確定排列順序,但應將同類檔案排列在一起。
十、家庭檔案的編號
是指在不同類別的檔案有序排列的基礎(chǔ)上,給每件檔案材料一個號碼,用以固定家庭檔案材料的位置,便于查找和利用。家庭檔案編號應按每個大類內(nèi)檔案材料的排列順序,從“1”開始編流水號。
家庭檔案數(shù)量較多的,應對家庭檔案盒進行編號。家庭檔案盒的盒號,按大類從“1”開始編流水號。家庭檔案數(shù)量少的,可以不對家庭檔案盒進行編號。
十一、家庭檔案的編目
主要包括編制家庭檔案目錄、填寫家庭檔案盒脊背標簽。
家庭檔案目錄的項目內(nèi)容包括件號、題名、日期、頁(張)數(shù)、盒號、備注等。家庭檔案目錄按大類內(nèi)檔案材料排列順序逐漸編制,單獨存放。
家庭檔案盒脊背標簽內(nèi)容包括家庭檔案類別、盒號。家庭檔案盒脊背內(nèi)容可填寫在不干膠標簽上,也可按一定規(guī)格打印標簽,然后粘貼在家庭檔案盒脊背上。
家庭檔案數(shù)量少的可不編目。
十二、家庭檔案的裝盒
是指依照家庭檔案的不同種類及其排列方法,按件號的先后順序?qū)n案材料裝入檔案盒。
十三、家庭檔案的保管
家庭應將家庭檔案放入家庭檔案柜或其他家具中存放。保密、隱私、貴重的家庭檔案可單獨存放。注意防火、防潮、防蟲、防光、防塵。
家庭認為保管條件不具備的,可將其珍貴的家庭檔案及其他檔案送所在市、區(qū)、縣(市)檔案館寄存。
十四、家庭檔案的利用
(一)家庭成員可根據(jù)實際需要利用家庭檔案,用后歸放原處,防止丟失。
(二)涉及個人隱私的家庭檔案要經(jīng)本人同意方可利用,保密、珍貴的家庭檔案應嚴格限制利用。
(三)家庭檔案所有者可以自愿向國家檔案館捐贈其家庭檔案。家庭檔案捐贈檔案館后,家庭檔案所有者對其家庭檔案享有優(yōu)先利用權(quán),并可對其家庭檔案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見。
(四)家庭檔案的所有者有權(quán)公布自家的家庭檔案,但必須遵守國家有關(guān)規(guī)定,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quán)益。
(五)家庭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家庭檔案,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經(jīng)市、區(qū)縣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
家庭檔案是一個家庭或家庭成員在社會活動和家庭中形成的各種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是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互為補充的需要。建立家庭檔案也是衡量一個家庭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家庭管理水平如何,它又是衡量社會文明與安定的重要尺度。因此,建立家庭檔案對家庭管理,促進社會和家庭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