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檔案館外觀
法國國家檔案館庫房之一
法國國家檔案館庫房之二
法國國家檔案館庫房之三
法國國家檔案館室內
法國國家檔案館閱檔室
法國國家檔案館縮微膠片閱檔室
法國國家檔案館新館效果圖
建設中的法國國家檔案館新館
建設中的法國國家檔案館新館之二
法國國家檔案館(Archives Nationales de France)是法國綜合性檔案館。負責收藏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歷史檔案和法蘭西共和國各中央機關的檔案。1790年成立。1959年起屬法國文化部領導。館址在巴黎蘇比茲宮。國家檔案館設有古代檔案部,近代檔案部,現代檔案部,科學、文化、技術檔案部,海外檔案部,歷史研究與資料處,照片與縮微膠卷處,信息處,書刊檔案與地名處等。館藏檔案排架長度40余萬米。收藏有627年的紙草檔案、古代羊皮檔案、蠟版檔案、國王路易十六批閱的《人權宣言》原件和大革命時期各機關的檔案、拿破侖帝國及其后歷屆政權的檔案、1871年巴黎公社檔案等等。此外,還有應用現代技術產生的音像檔案和機讀檔案等。該館自成立之日起即對法國人開放。該館設閱覽室和展覽廳供公眾查閱、參觀,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還為中學生歷史教學服務。從70年代起使用電子計算機檢索,建立了專題數據庫。1973年該館附設一縮微檔案保管中心,1977年又增設一分館,通稱楓丹白露現代檔案城。
目前,法國國家檔案館正在建造新館。建造新館的動議于1999年2月由法國文化通信部部長提出,2002年4月,從政府提供的22個地塊中選取5處進入侯選方案,選址主要考慮因素為公共交通的便利、無水災隱患及環境污染,政府有能力購買該地塊、毗鄰一個相似的文化中心。2004年3月法國總統宣布新館選址賽納河畔皮埃爾菲特鎮,該處交通便捷,離巴黎市中心14公里,有地鐵13號線直達,與巴黎第八大學相鄰。2004年9月,法國國家檔案館成立了由用戶、合作機構和專業人士組成的科學委員會作為新館建設咨詢機構,并于10月開始就新館設計和工程建設進行國際招標,全球共有96個團隊參與了投標,從中遴選出5個團隊,要求其按照一些標準進行具體設計,意大利設計師馬西米利亞諾·??怂_斯的方案因其莊重實用而被選定。代表團還實地考察了新館建設工地,新館占地4.5公頃,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目前整幢建筑已基本落成,分為東西兩部,東部是庫房和閱覽大廳,高42米,寬180米,西部是接待大廳和辦公室。新館共有280個庫房,每個庫房200平方米(為法國檔案庫房最大隔離面積),閱覽大廳可容納310個座位,設計館藏量為320公里排架長度,在建設中充分考慮檔案保管的特點,建材以鋼和水泥為主,水泥墻體30公分厚,是為了保溫隔熱(與我國明代皇家檔案庫房皇史宬在建筑理念上異曲同工)。閱覽大廳和通道外墻以灰色鋁皮包裹并飾以菱形圖案,恢弘大氣,富有質感,建筑內部布局簡潔緊湊合理,確實體現了莊重實用的特點。新館預計于2013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將主要存放1790年后形成的檔案,1790年以前形成的檔案仍存放在巴黎蘇比茲宮老館。
法國國家檔案館非常重視對檔案館庫建筑的研究,先后出版了2本分別反映法國在1967-1987、1986-2003年間建造的檔案館建筑的書籍,包括法國各類檔案館建筑的介紹,以及館址選擇、檔案館庫的設計、館內布局、安全保管所需的技術設備等方面的介紹。從其介紹的案例中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情況,法國許多省市檔案館是因地制宜,由舊建筑改造而成,如馬賽市檔案館就安置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煙草工廠里,圖盧茲市檔案館所在地原來是一個大水箱,洛特省檔案館是由小教堂改造而來,將老建筑經過翻修,達到現有建筑物的標準,體現了節約能源和自然資源,尋求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黃鶴)
- 上一篇:外國檔案館簡介系列之二:英國國家檔案館
- 下一篇:日本電子公文管理的體制與現狀
- ?
-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szsunz.com/news/201811/198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kf@dawind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