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保管工作
(一)企業(yè)檔案管理模式:一是集中統(tǒng)一管理模式;二是相對集中管理模式;三是委托寄存管理檔案實體模式。
(二)底圖不宜折疊,應平放在底圖柜內保管;磁性載體應放入防磁柜內保管。
(三)檔案入庫前一般應去污、消毒。受損的檔案應及時修復或補救。對于易損的制成材料和字跡,應采取復制手段加以保護。
(四)庫房管理
1.檔案庫房編號
檔案庫房為多層樓房的,從上至下編排庫房號;檔案庫房大同一層樓時,從左至右依次編排庫房號。
2.檔案裝具的編號
1)檔案的排架:案卷要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立放。資料要另庫按報刊、刊物、圖書分門別類編號存放。
2)檔案裝具的編號:裝具要從左至右,自上而下編號,編號要醒目、清晰。裝具編號為:庫房號、區(qū)號、列號、排號、架號。如:1—2—7—5—1。并根據(jù)其編號編制存放地索引,索引以表格的形式體現(xiàn)。
3.檔案庫房應保持干凈、整潔,并具備防火、防盜、防光、防有害氣體、防塵、防有害生物等防護功能。
4.庫房溫、濕度應符合對各類檔案載體的保管要求,并有溫濕度登記。
檔案庫房(含膠片庫、磁帶庫)的溫度應控制在14℃—24℃,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幅度不超過±2℃,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5%—60%,有設備的庫房日變化不超過±5%。保存母片的膠片庫溫度應控制在13℃—15℃,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5%—45%。潮濕地區(qū)應配備去濕機,專門庫房應安裝空調設備。庫房及庫外應安設溫濕度記錄儀表,庫房內外溫濕度應定時測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