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工作總結
2016年,縣檔案局(館)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縣委“秀水富民”戰略要求,全面落實上級黨委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努力實踐檔案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緊扣“強基礎、優結構、惠民生”三大主題,通過建設法制檔案、智慧檔案、民生檔案、平安檔案、活力檔案,推動全縣檔案工作實現新突破。
(一)、推進平安檔案建設,增強安全保障體系。
1、協同做好檔案新館建設。局(館)高度重視檔案新館的建設,把它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隨著檔案新館主體結構的完工,協同相關單位做好新館后期的裝修、采購等工作,確保建成后的新館服務功能的健全性和安全性。
2、做好檔案登記備份工作。完成縣公積金中心、衛計局、司法局等8家單位的業務數據及數字化成果登記備份工作,備份數據總量約40GB;同時將館藏檔案數字化成果異地備份到杭州市檔案局,確保數據安全。
3、做好檔案搶救修復工作。積極申報省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項目,利用補助資金實施對重點檔案的搶救保護工作。現已對接收進館的戶糧檔案完成搶救修復并實現數字化加工工作。
(二)、推進智慧檔案建設,提高檔案信息化水平。
1、加快推進數字檔案館建設。兩年計劃的館藏數字化加工項目已全面完成,館藏檔案數字化加工共212萬頁,并通過驗收,實現館藏檔案計算機條目和全文檢索。
2、正式啟動民生檔案數據庫建設。一定五年的民生檔案數據庫建設今年正式啟動,目前公安局的戶籍檔案和人社局的人事檔案數字化加工已在有序推進中。
3、全面實現數字檔案室建設。今年是“以獎代補”三年規劃的最后一年,現已全部完成鄉鎮、社區數字檔案室創建工作,創建省級示范數字檔案室8家,省級規范化數字檔案室3家,省級行政村示范檔案室16家,省級社區規范化檔案室3家。
(三)、推進民生檔案建設,提升檔案服務效能。
1、優化窗口服務水平。通過進一步深化“異地查檔、跨館服務”工作,充實1名窗口服務人員,提升檔案服務水平,優化為民服務機制,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一年來共接待社會各界查檔人員7606人次,提供檔案資料12168卷次,出具檔案證明(復印件)13898份(頁),提供刻錄光盤25個,刻錄土地二輪承包資料光盤30個。
2、做好檔案接收工作。今年共完成衛計局、民政局、環保局等19家單位41857件檔案進館接收工作,其中出生證明等民生檔案32953件,豐富了館藏檔案的數量和門類。
3、開展檔案史料征集工作。圍繞淳安歷史展廳建設,通過開展“檔案史料征集”活動,深入民間調研走訪,共征集圖書資料120冊,其中家譜10種21套;宋代詹氏墨寶仿真件7卷、明代圣旨和吳氏家寶4卷共48幅;淳安老照片、老票證共245張,優化了館藏結構。
(四)、推進檔案法治建設,增強檔案規范管理。
1、加強檔案執法培訓。舉辦全縣檔案分管領導法律法規培訓班1期,舉辦農村土地確權檔案培訓班23期以及“五水共治”檔案培訓班1期,推進了我縣重點工作的檔案建設。
2、舉辦行政村檔案培訓班。作為今年局(館)特色創
新工作來抓,歷時5個多月的培訓,共舉辦培訓班6期323人,提高了村級檔案員的業務水平,加快了村級檔案室的建充步伐。其中“實現行政村檔案員培訓全覆蓋,做實村級檔案”的做法得到省局局長的肯定批示。
3、加強檔案監管職能。聯合縣人大、縣重點辦開展“五水共治”、“無違建縣”、“土地確權”等重點建設項目檔案執法檢查,抽查了6家縣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實現重點領域檔案規范化管理。
(五)、推進檔案活力建設,加強檔案宣傳工作。
1、開展“檔案走進媒體”活動。充分利用媒體平臺,與《錢江晚報·淳安生活》合作刊登6期;在其他主流媒體上刊登文章4篇,讓市民進一步認識檔案、了解檔案、重視檔案。
2、開展檔案宣傳工作。利用全國法制宣傳日、檔案法制宣傳月等契機,加強檔案宣傳力度。啟動為期一周的“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宣傳檔案文化及檔案法律法規,使人民群眾了解檔案,增強檔案意識。
二、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縣檔案局(館)堅持以人為本的檔案發展方向,緊緊圍繞“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主題,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兩辦“關于加強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以新館建成為平臺,創新檔案管理體制,全方位拓展檔案工作領域和服務領域,實現全縣檔案事業跨越發展,更好地為“秀水富民”戰略服務。
(一)全力以赴做好新館搬遷及開館工作。
1、做好新館搬遷工作。新館搬遷及開館是局(館)2017年最繁重的一項工作,要克服搬遷時間短、人手少、工作量大、安全要求高等困難,進一步做好庫房檔案清點、數據安全管理等基礎工作,做到精心部署,早作準備,科學分工,責任到人。搬遷后的新館要做到整齊美觀、排列有序、管理一流、運行平穩。
2、積極做好新館展廳布置。以館藏為基礎,多渠道、全方位地向社會征集淳安歷史資源,著重反映我縣山川形制、歷史沿革、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文獻以及民俗風情等,使展廳充公展示淳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辦成具有淳安地方特色的一流展廳。
(二)繼續開展檔案接收征集工作。
1、做好檔案接收工作。新館搬遷后,要加快檔案接收進程。檔案館要制定接收方案,明確接收要求,精心準備,有序接收。各鄉鎮、機關要依法做好檔案移交進館工作,清點檢查室藏檔案,整理好移交目錄,撰寫好組織沿革、大事記和全宗介紹。豐富館藏檔案的數量和門類。
2、開展檔案史料征集工作。圍繞淳安歷史展廳建設,通過開展“檔案史料征集”活動,繼續深入民間調研走訪,加大特種載體檔案的征集工作,進一步優化館藏結構。
(三)、全面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
1、加快民生檔案數據庫建設。要充分運用好縣財政的資金,把全縣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檔案納入到數字化加工范圍,通過招投標開展數字化加工。繼續做好2016年已納入民生檔案數據庫的社保、土地、戶籍、人口出生等檔案的數字化加工,建立檔案數據大平臺,促進各類民生檔案數據整合,為智慧城市管理提供服務。
2、繼續做好檔案登記備份工作。陸續開展電子文件歸檔和電子檔案管理工作,著重做好民生部門的檔案登記備份工作,并積極開展館藏重點檔案異地備份工作。確保數據安全。
3、繼續做好檔案搶救修復工作。積極申報省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項目,利用補助資金實施重點檔案的搶救保護工作。開展全縣老的戶籍、戶糧、家譜、圣旨、老照片、老報紙等特種載體檔案的征集和搶救修復工作,促進淳安記憶工程和檔案歷史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四)強化檔案監督指導職能
1、開展“千村檔案”建設工作。2017年將啟動“千村建檔”工作,主要內容是以“一村一檔”的形式,對村落的歷史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挖掘、收集、整理和歸檔,建構包含文字、圖片、聲像在內的“千村檔案”數據庫。
2、加大檔案重點領域監管力度。積極做好“五水共治”、“無違建縣”、“土地確權”等重點領域的檔案監管與指導工作,實現重點領域檔案規范化管理。
3、探索審計式檔案執法檢查。在每年重點建設項目檔案執法檢查基礎上,按照省局要求探索審計式檔案執法檢查,進一步明確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檔案員的檔案工作責任,進一步提高檔案法治意識,提升基層檔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