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型機:3/4英寸專業錄像機(有高/低帶)。磁鼓上裝有兩個相隔180度的(Y/C)視頻錄放磁頭,每旋轉一周兩個磁頭各記錄一場信號,磁頭鼓的旋轉頻率為25Hz。磁鼓直徑比較大,記錄速度較高視頻磁跡較寬,相鄰磁跡間有空白保護區。音頻磁跡共有兩條。控制磁跡為一條,記錄控制脈沖(CTL)信號。
2.Betacam SP型錄像機:使用1/2英寸金屬磁帶。它采用分量記錄兩對磁頭同時而又獨立地在磁帶上分別記錄亮度和色度信號。色度信號采用時間軸壓縮(CTDM)技術,克服了清晰度降低,彩色失真,信雜比降低的缺點。
3.MⅡ格式分量錄像機:由松下公司推出的高質量1/2英寸分量錄像機,同樣采用金屬磁帶,模擬分量記錄方式,圖像質量大為提高,主要用于電子新聞采訪,也應用于現場節目制作,由于機械參數、磁跡位形以及信號的處理不同,和Betacam SP格式不能互換。
4.DV 數碼錄像機:DV(Digital Video Cassette)。 DV 系統的亮度信號的取樣頻率高達13.5MHz,而彩色信號的取樣頻率也可達3.375MHz,清晰度理論上可達500線,視頻信噪比可達54dB。在音響方面也很考究,有16比特/48千赫 、44.1千赫 、32千赫兩聲道及12比特/32千赫四聲道幾種規格。
5.DVCPRO 錄像機:DVCPRO是1996年松下公司在DV格式基礎上推出的一種新的數字格式。它采用 4:1:1取樣,5:1壓縮,18微米的磁跡寬度。1998年又在 DVCPRO的基礎上推出了DVCPRO50,它采用4:2:2取樣,3.3:1壓縮。1999年開始推出更高級的產品DVCPRO100,又稱DVCPRO HD,向數字電視的更高水準--高清晰度電視領域發展。DVCPRO 家族可滿足現場演播室以及更多廣播級和專業級應用的需要。
6.Digital-S 格式:是日本JVC公司于1995年4月推出的一種新型的廣播專業級數字分量錄像機(也稱D-9格式)。它是以S-VHS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具有高效編碼數字技術S格式的錄像標準,它可以重放S-VHS的圖像信號,錄像帶寬度為12.7毫米(1/2英寸),采用4:2:2取樣,8bit量化,采用幀內3.3:1壓縮,視頻數據率為50MBPS。可記錄4路音頻,每路48KHZ取樣,16bit量化。
7. DVCAM 格式:1996年推出了 DVCAM 格式的數字設備.采用5:1的壓縮比,4:2:0 (PAL) 取樣方式,8比特數字分量記錄,保證了畫面的高質量,并可兼容重放家用數字 DV 錄像帶,具有優越的性價比。
8.Betacam-SX 格式:它采用了MPEG-2 MP@ML 的擴展4:2:2MP@ML 標準。在保證高圖像質量的同時有較高的壓縮比(10:1).
9.Digital-Betacam 格式:SONY公司于1993年推出 Betacam數字分量錄像機。采用1/2英寸金屬帶。視頻信號采用4:2:2取樣,數字輸入10bit量化,模擬輸入8bit量化,幀內2:1數據壓縮數字記錄、編輯已成為當今電視領域技術發展的主流。
2.Betacam SP型錄像機:使用1/2英寸金屬磁帶。它采用分量記錄兩對磁頭同時而又獨立地在磁帶上分別記錄亮度和色度信號。色度信號采用時間軸壓縮(CTDM)技術,克服了清晰度降低,彩色失真,信雜比降低的缺點。
3.MⅡ格式分量錄像機:由松下公司推出的高質量1/2英寸分量錄像機,同樣采用金屬磁帶,模擬分量記錄方式,圖像質量大為提高,主要用于電子新聞采訪,也應用于現場節目制作,由于機械參數、磁跡位形以及信號的處理不同,和Betacam SP格式不能互換。
4.DV 數碼錄像機:DV(Digital Video Cassette)。 DV 系統的亮度信號的取樣頻率高達13.5MHz,而彩色信號的取樣頻率也可達3.375MHz,清晰度理論上可達500線,視頻信噪比可達54dB。在音響方面也很考究,有16比特/48千赫 、44.1千赫 、32千赫兩聲道及12比特/32千赫四聲道幾種規格。
5.DVCPRO 錄像機:DVCPRO是1996年松下公司在DV格式基礎上推出的一種新的數字格式。它采用 4:1:1取樣,5:1壓縮,18微米的磁跡寬度。1998年又在 DVCPRO的基礎上推出了DVCPRO50,它采用4:2:2取樣,3.3:1壓縮。1999年開始推出更高級的產品DVCPRO100,又稱DVCPRO HD,向數字電視的更高水準--高清晰度電視領域發展。DVCPRO 家族可滿足現場演播室以及更多廣播級和專業級應用的需要。
6.Digital-S 格式:是日本JVC公司于1995年4月推出的一種新型的廣播專業級數字分量錄像機(也稱D-9格式)。它是以S-VHS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具有高效編碼數字技術S格式的錄像標準,它可以重放S-VHS的圖像信號,錄像帶寬度為12.7毫米(1/2英寸),采用4:2:2取樣,8bit量化,采用幀內3.3:1壓縮,視頻數據率為50MBPS。可記錄4路音頻,每路48KHZ取樣,16bit量化。
7. DVCAM 格式:1996年推出了 DVCAM 格式的數字設備.采用5:1的壓縮比,4:2:0 (PAL) 取樣方式,8比特數字分量記錄,保證了畫面的高質量,并可兼容重放家用數字 DV 錄像帶,具有優越的性價比。
8.Betacam-SX 格式:它采用了MPEG-2 MP@ML 的擴展4:2:2MP@ML 標準。在保證高圖像質量的同時有較高的壓縮比(10:1).
9.Digital-Betacam 格式:SONY公司于1993年推出 Betacam數字分量錄像機。采用1/2英寸金屬帶。視頻信號采用4:2:2取樣,數字輸入10bit量化,模擬輸入8bit量化,幀內2:1數據壓縮數字記錄、編輯已成為當今電視領域技術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