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家檔案局對我館業務建設評價提出的整改問題,年初館務會決定把2019年定為“學習整改提高年”。省檔案館利用處緊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檔案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的工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深入學習、提高認識、以學促做,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理論學習促改進
為了建設政治過硬、業務精良、開拓進取的檔案利用服務體系,利用處狠抓政治理論學習,結合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把輪流主持學習教育、外出參觀學習、整改落實問題等舉措貫徹主題教育全過程,使全處成員堅定信仰立場,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從而達到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的。2019年利用處共計接待利用單位820余家,利用者2000余人次,調歸卷15000余卷(冊),接聽咨詢電話1000余通,數字化利用查詢850余人,收到錦旗1面,感謝信3封,真正做到了四個“零”服務:為民服務零距離、接待查檔零推諉、工作過程零差錯、百姓滿意零投訴。
制度規范是前提
利用工作要走向依法管理,其前提是具備科學完善的檔案查閱、利用、統計制度,在充分對標學習先進檔案館,如上海市檔案館、杭州市檔案館查閱檔案制度之余,結合我館現實條件,利用處修改并制定了《查閱利用制度》《檔案安全利用制度》《控制使用檔案查閱制度》《開放檔案查閱制度》《政府信息查詢點管理制度》《政府信息查閱點查閱服務制度》《檔案利用效果分析統計制度》,真正優化查檔服務流程,用制度規范查閱過程和利用成效,從而保證了檔案查閱接待及監閱工作順利開展。
便民服務贏民心
檔案利用工作走向開放,意味著群眾查閱檔案的范圍更廣泛、方式更便捷。對于在官網上或電話咨詢的查檔者,利用處工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回復,提醒其需要攜帶的相關手續與證件,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利用者,工作人員會開展代查服務,查找、復印并郵寄到利用者手中。此外,利用處還積極開展“異地查檔”等跨館服務,編寫《陜西省各級國家館異地查檔工作聯系人電話號碼本》,從省檔案館利用處接待大廳到各市、區、縣檔案館相關工作人員及電話都登記在冊,如遇群眾所查檔案為其他館收藏,只需工作人員打電話溝通,查詢并復印好的檔案就會被傳真或郵寄給查檔者,真正實現了“讓群眾只跑一次”的承諾。除了上述便民措施,利用處還實行“首任負責制”,誰接待誰擔當,職責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查閱大廳配備老花鏡、放大鏡、輪椅、雨傘、鉛筆、水杯、訂書機、文件袋、信紙等人性化服務工具,盡最大努力為查檔利用者提供方便。
先進技術提效率
檔案工作想要走向現代化,必須有先進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利用處配合信息處做好檔案數字化工作,首先根據利用者所查閱的內容挑選出利用率高、服務民生類檔案進行數據錄入工作,如個人職稱評定、工作調動、學校畢業派遣等內容檔案,遇有誤信息及時溝通更改。如遇利用者查詢直接在內網上搜索并打印,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方便群眾查檔,提高了檔案信息化應用水平;同時,對檔案查閱大廳桌椅擺放進行重新調整,使查檔大廳監閱全方位無死角,確保檔案安全利用;此外,紙質目錄作為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利用處今年對舊紙質目錄進行整理、統計、造冊,集中歸庫,妥善安置并保管。
查找不足補短板
面對新形式下的檔案利用工作,利用處工作人員還需加強業務學習,提升工作能力,繼續配合單位其他處室做好數字化與檔案劃控工作。通過對標其他先進省市檔案館,努力查找自身不足,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繼續完善現行文件征集與案卷電子目錄,把接待利用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