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簡介
在2018年國家檔案局對47個副省級以上綜合檔案館進行的業務評價中,陜西省檔案館取得較好成績。為提升檔案服務大局、服務民生、服務社會質量,省館提出要以業務評價為契機,對標整改問題,學習先進省份,確定將2019年定為“學習整改提高年”。臨近年末,各處有哪些變化?有哪些提高?有哪些創新?從今天起,我們將不定期刊發“學習整改提高年”推進成效,“曬一曬成績單”。
2019年是陜西省檔案館的“學習整改提高年”。省檔案館辦公室在館局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搶抓近年來全省檔案事業發展環境大大改善的歷史機遇。面對存在的問題,積極調整工作思路,群策群力,解決了省館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省館一些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難事。
順利通過固定資產年報
2019年年初,是年度統計年報的上報時間。此次上報順利通過,讓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長舒了一口氣。
2017年,第三方專業公司對省檔案館財務、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清查出局館有50多萬元固定資產盤虧、9輛報廢車的申報價值有出入、原建國路舊房產未做下賬處理等問題。由于當時條件所限,盡管做了大量工作,上報的賬目還是無法通過審計。
辦公室代理主任柴如玉經過深入細致地了解,理清了工作思路,將此項工作列入了省檔案館“學習整改提高年”的整改任務之中,決心徹底解決。
確定了解決問題的思路,柴如玉帶著辦公室相關人員多次前往省財政廳匯報、溝通、解釋、檢討,最終,財政廳同意按程序補辦手續。經館務會研究,同意對29萬元固定資產進行盤虧處理,解釋已報廢的9輛公車無法下賬的原因,對原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問題進行檢討,拿出今后加強管理的措施,并形成會議紀要,上報財政廳,財政廳正式批準同意29萬元盤虧和9輛報廢車做下賬處理。如此一來,徹底解決了影響辦公設備采購更新以及固定資產報送難以通過的頑疾。
落實內庭院維修項目
省檔案館內庭院及大階梯的滲漏是困擾檔案館的一件大事。為此,局館領導帶領辦公室相關人員前往發改委申請立項、到財政廳協調資金,聯系西北設計院的專家看現場,反復修改設計方案。經過半年多的前期調研,省檔案館向省政府提交報告,請求陜西省檔案館維護工程立項。2019年2月,發改委組織專家對檔案館維護工程進行評審。目前,招標工作即將完成,內庭院防水改造工作即將開始。說起來雖然只有幾句話,但這其中的艱辛,唯有辦公室的人深知得來不易。
贏官司的同時做好安防備份
事情得從2016年說起。因檔案館消防安全的需要,省檔案館對消防系統施工項目進行了公開招標。中標公司施工開始后,認為按市場價格充裝七氟丙烷氣體不夠成本,要求省檔案館增加費用,但被拒絕,于是終止了施工、撤離了現場,單方毀約。省館為保障館庫安全,經財政批準配備了另外一套消防系統。但與該公司的溝通從未停止,2018年下半年,辦公室在法律顧問的幫助下,將此事上訴至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省館勝訴后,中標公司仍不履約,法院依法對其進行了強制執行,該中標公司無條件繼續履約。2019年8月底,已順利完成了69具鋼瓶的氣體充裝及系統調試、人員培訓和資料移交工作。作為省檔案館的消防系統備份,給館庫上了“雙保險”。
理順4輛通勤車公務用車身份
2012年,陜西省檔案館從碑林區建國路遷到了長安區郭杜鎮,從繁華的市中心搬到了長安區郊外,這里不僅沒有商業,連基本的公共交通條件都不具備。經請示省委,獲批購買了4輛通勤車。但因局館對相關政策條文理解產生偏差,未在公車改革期間上報有關情況,導致這四輛通勤車多次被審計廳和省公車改革辦公室點名,隨時都有被停用的可能。今年,辦公室安排專人與公車辦協調,多次向公車辦解釋通勤車存在的原因和必要性,闡明省檔案館為保留通勤車所采取的辦法和措施,最終獲得批準,省檔案館可以保留4輛通勤車為公務用車,并依規劃撥車輛經費。解決了同志們上下班的后顧之憂。
為民解憂贏得人心
位于碑林區建國路的檔案館老家屬院,房屋年代久遠,樓內設施老化。只要開始供暖,有位老同志的家中就會傳來暖氣管道的高頻震動聲,全家人的正常生活都無法保證。這個問題雖不是辦公室的職責,但看到同事一家人的痛苦,負責后勤工作的同志,積極查找原因,協調相關部門,更換暖氣交換泵以消除高頻振動聲,幫助同事恢復了夜晚的寧靜。
辦公室工作就是服務,近一年的學習整改提高,解決了很多陳年舊賬,理順了與相關部門的關系,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干部職工干勁得以凝聚。學習整改提高年,相信各處也同辦公室一樣,以此為契機,將存在問題逐一消化、整改,讓學習整改提高年確實發揮提升業務、改變作風、優化服務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