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沿革是系統(tǒng)記載某地區(qū)、某專業(yè)系統(tǒng)、某單位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體制變革情況的一種參考資料。
(一)組織沿革的編寫內容
主要包括某地區(qū),某專業(yè)系統(tǒng)、某單位的歷史概況,行政區(qū)劃、建制變更情況;單位成立、合并、撤銷的時間、原因,名稱的變更、辦公地點的遷移;單位的性質、任務,職權范圍、隸屬關系及領導人的任免情況;單位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變化情況、職權范圍和機構負責人的姓名、任免情況;單位及其內部組織機構的人員編制的擴大或縮小情況。
概括說,組織沿革必須具備“五要素”:一是機關性質和主要職能;二是錄屬關系;三是人員編制;四是內部機構設置;五是領導成員的組成。
(二)組織沿革的編寫方法
1、編年法:按年代順序、逐年編列出該單位機構、領導任職(即上述要素)的變化情況。
2、階段法:根據機關歷年來自身的變化,將其歷史劃分為若干階段,再于每個階段中,分別記述和反映自身機關沿革各方面的情況。
3、系列法:以組織機構為主體,按每個及其主要領導成員的變化作為一系統(tǒng)進行編寫。
(三)編寫要求
客觀記述、嚴防遺漏。條理清晰,排列有序。簡明準確,注釋祥盡。
附件
阜陽市檔案局(館)組織機構沿革
阜陽市檔案館籌建于1958年10月,由原中共阜陽地委、阜陽專員公署兩個檔案室合并而成。1959年2月,更名為阜陽專區(qū)檔案資料館。1959年12月,成立阜陽專署檔案管理科,與阜陽專區(qū)檔案館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直屬地委、專署雙重領導。1966年底,由于“文革”的沖擊,檔案機構癱瘓。1968年8月,成立阜陽專區(qū)檔案館革命委員會領導小組。1973年12月,恢復阜陽專區(qū)革命委員會辦事組檔案館。1979年12月,正式成立阜陽地區(qū)行政公署檔案局(館)。1996年1月,阜陽撤地建市,阜陽地區(qū)行署檔案局(館)更名為阜陽市檔案局(館),原縣級阜陽市檔案局(館)并入現阜陽市檔案局(館),內設辦公室、業(yè)務科、管理一科、管理二科、資料編研科。
1958.11——1959.12 武秀昇 館長
1958.11——1963.10 鄭守德 副館長
1959.09 翟 方 副館長
1959.12——1965.03 白鏡清 科長(兼)
1959.12——1963.10 翟 方 副科長
1963.10——1966.05 鄭守德 副科長
1966.05—— 鄭守德 副科長
1980.06——1981.06 郝如意 局長(兼)
1980.06——1981.06 鄭守德 副局長
1981.06——1995.08 鄭守德 局長
1980.08——1983.08 張德福 副局長
1984.04——1987.11 張淑潁(女) 副局長
1993 郝竹芳 副局長
1995.08.07——1996.02 李萬華 籌備組組長、黨組書記
1995.08.07——1996.02 郝竹芳 籌備組副組長、黨組成員
1996.09 申恩平 局長、黨組書記
1996.09 郝竹芳 副局長、黨組成員
1996.09 楊天森 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2.01 郝竹芳 助理調研員
2002.01 楊天森 助理調研員
2003.01 郭文啟 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2003.01 胡天生 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6.11 郭文啟 局長、黨組書記
2007.07 邱向陽 副局長、黨組成員
2012 馮明 局長、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