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八大祥”之首瑞蚨祥。瑞蚨祥位于北京大柵欄商業街,是一座西式巴洛克建筑風格的綢布店,開業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是享譽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百年來始終堅持“至誠至上、貨真價實、言不二價、童叟無欺”的經營宗旨。
清代的瑞蚨祥
上世紀80年代初的瑞蚨祥
再聊聊謙祥益。筆者有幸得到一張“京都衡記謙祥益”老包裝紙,上面注明了店址和電話號碼,對研究謙祥益起源有一定意義。以“京都衡記謙祥益”老包裝紙上的“1083”電話號碼為線索,經查閱北京電信史料,1907年底,北京電話用戶達到了1363戶。從安裝電話時間推測,這張謙祥益衡記綢布店老包裝紙應該是在1907年底以前使用的。老包裝上的經營項目品種豐富,有呢絨嗶嘰、紗羅綢緞、洋貨匹頭、棉夏抄莊等。此時的謙祥益衡記綢布店的經營規模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這里有個疑問,據現有資料記載,北京最早的謙祥益的地點在前門外東月墻(甕城內),而這張 “京都衡記謙祥益”老包裝紙上寫明的地址卻是在京都東城丁字街,是否當時謙祥益綢布店在北京開設的店面不止一家?筆者帶著這個疑問,又翻閱了大量史料,發現人們對謙祥益在北京建店的具體時間、地點眾說不一。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在19世紀,謙祥益先在前門外鮮魚口建“謙祥益南號”, 1902年在鐘鼓樓建“謙祥益北號”,1909年在前門外大街往南廊坊頭條重建謙祥益老號。新中國成立后實行公私合營時,由前門外廊房頭條遷至前門五牌樓西側。
1902年,位于鼓樓的謙祥益北號
民國時期,位于廊坊頭條的謙祥益
益和祥,在前門外五牌樓路西珠寶市,經營綢緞顧秀呢絨、布匹洋廣皮貨,承做西服便衣、斗篷男女大氅。
廣盛祥,光緒五年(1879)在前門外大柵欄開設,以制作工藝為主,經營手工布鞋。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后,前門大街、大柵欄等商業街被燒毀,廣盛祥搬至京郊順義、密云一帶,數十年后,遷回山東建廠,延續至今。
瑞林祥,在前門西月墻的分號即瑞林祥東記,現在前門大街鮮魚口外。
瑞生祥,在打磨廠路南,光緒元年(1875)在打磨廠西口外開設分店瑞增祥,民國二十四年(1935),瑞生祥和瑞增祥先后關門停業。
祥義號,位于前門外大柵欄東頭路北,創始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由當時浙江杭州著名絲綢商賈世家馮氏家族傳人馮保義聯合慈禧太后手下太監總管“小德張”(本名張祥齋)共同創辦,迄今逾百年歷史。“祥義”二字,取自創辦人張祥齋的“祥”字與馮保義的“義”字,寓意“天降祥瑞”“恪守信義”。祥義號以絲綢制衣起家,因創辦人身份顯赫,制衣業務深入清朝內宮。慈禧太后的壽服、宮內自用的宮服和戲服、大臣們的朝服皆由它做,因做工精美,質量上乘,口口相傳,京城的達官顯貴都匯聚到此定做服裝。
京城老字號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歷史,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商業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民族工商業的精英。 “八大祥”只是京城眾多老字號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一些字號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給后人留下了永久的記憶。
稿件來源:《北京檔案》雜志
作者: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