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一個工作日,廣州某高級中學的退休教師林柱中來到我館閱覽廳,希望我們幫助她查找爺爺林敘九的相關檔案。她自豪地告訴我們,爺爺是民國時期吳川縣的名人,曾擔任廣東省建設廳技正,為我省的橋梁事業做出過重要貢獻。她曾幾度找尋爺爺的相關材料,收獲甚微,廣州市圖書館工作人員指引她到我館查尋。林老師不會使用電腦,在我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通過輸入多個相關關鍵詞檢索,終于為她查到爺爺林敘九在廣東省營麻織廠擔任廠長時的一些檔案資料,并為她提供了復制件。
林老師仔細翻看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久久地凝視檔案文件中林敘九的簽名,仿佛通過檔案,看到爺爺當年意氣風發,率領全體員工搶修新鄭大橋的身影;重溫和爺爺獨處嬉戲的美好時光;和爺爺再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聽他講述自己精彩的一生。林老師告訴我們,自己的名字是爺爺所取,爺爺希望她像林中的樹木一樣,一柱擎天。遺憾的是爺爺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世了,父母擔心爺爺國民黨的身份影響到家人,關于爺爺的往事都閉口不談。退休后,她想要了卻遺憾,四處找尋爺爺的足跡。她表示還將繼續找尋,計劃探訪重慶、南京、臺灣等地的檔案館,力爭還原爺爺轟轟烈烈的一生。
林老師為了爺爺散落在各地的檔案資料,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而隨著家庭建檔工作逐步推進,家庭建檔理念不斷普及,我們的后代將會更加簡單、完整地了解自己的家族歷史,遙望自己的來處。
(作者: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