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實物檔案的整理方法
(一)榮譽性實物的整理
1.分類。實物檔案應以“件”為單位進行整理,成套的實物以一件計。一般先按實物的形狀和質地分類,分為獎牌、獎杯、獎旗、證書、其它等幾類,然后按實物授予者的級別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依次排列。
2.排列編號。按照分類的結果,先給各類實物一個代號,代號根據單位性質不同而定,一經確定下來,就不要隨意變動。榮譽類的實物可以先按形狀和質地排列,同一類中再按時間順序排列。
3.編制目錄。榮譽性實物檔案目錄應按件編制,每件寫一條目錄,內容應包括:類別、檔號、案卷題名、頒獎單位、頒獎時間、保管期限、存放地點、備注。
4.獎旗的存放方法
(1)去掉竹桿(或木棒)和流蘇;(整理時也可以不去掉)
(2)將獎旗折疊成16K或A4規(guī)格,將有字一側折疊在內,無字一側折疊在外,注意盡量不要在獎旗上有文字處留有折痕;
(3)將獎旗背面(右上角)貼有“實物檔案小標簽”的地方露出在面上;
(4)將折疊好的獎旗裝入檔案盒中;
(5)在檔案盒背脊填蓋盒內所裝實物檔案的目錄號、案卷號等項目。
(二)字畫的整理
1.分類。將字畫分為題字和畫作兩大類,字畫數量很少的單位也可以作為一類。
2.裱裝。收藏的字畫一般都要進行裱裝,經過裱裝后,卷起來放入特制的盒子中,或再用襯紙包住。
3.排列編號。根據分類情況而定,如分兩類,則編兩個流水號;如作為一類,則按接收先后大流水編號,每一件編一個號。
4.編制目錄。目錄格式可套用文書檔案卷內目錄。 將責任者視為字畫作者,頁號可填寫字畫編號,備注可填寫字畫的規(guī)格。
(三)舊印章的整理
1.分類。印章的分類方法很多,如按制作材料分,有木印、石印、骨印、鋼印、銅印、塑料印等;按形狀分,有圓印、方印、棱形印;按印文的制作方式分,有陰文印、陽文印、陰陽文印;按印文內容的性質分,有機關印、企業(yè)印、社團印等等。舊印章數量少的單位,可不必分類。
2.排列編號。舊印章應用一個特制的檔案盒進行排放,排放順序應與分類方法一致;每方印章在排放之前,都應在印模紙上蓋上一個印模,然后在印把上貼上編號,同時在印模上填上相應的編號。印章編號后即按編號順序放入特制的檔案盒內。
印章檔案盒圖樣(225㎜×310㎜×85㎜)
3.編制目錄。印章應按編號順序編制分類目錄,每方印章寫一條目錄,目錄的項目由順序號、檔號、印文、使用時間、備注組成。
4.印章的存放方法
舊印章應用一個特制的檔案盒進行排放,排放順序應與分類方法一致;每方印章在排放之前,都應在印模紙上蓋上一個印模,然后在印把上貼上編號,同進在印模上填上相應的編號。
印章編號后即按編號順序放入特制的檔案盒內,印模單獨裝訂成一冊或若干冊,與其它檔案一起存放。
編制目錄。印章應按編號順序編制分類目錄,每方印章寫一條目錄,目錄的項目由順序號、檔號、印文、使用時間、備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