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統計指標解釋
1.檔案機構
檔案行政管理部門 指中央、省、地、縣各級檔案局(處、科)。
國家綜合檔案館 指歸口中央或地方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直接管理的,按行政區劃或歷史時期設置的,收集和管理所轄范圍內多種門類檔案的檔案館。
國家專門檔案館 指歸口中央或地方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或與有關部門)直接管理的,收集和管理某一專門領域或某種特殊載體形態檔案的檔案館。如照片檔案館、城建檔案館等。
部門檔案館 指中央或地方某些專業主管部門所屬的,收集、管理本部門檔案的檔案館。如外交、安全、公檢法、氣象、郵電、鐵道、測繪檔案館等。
企業檔案館 指列入本年報統計范圍的企業集團和大型企業設置的負責收集、管理本企業及其所屬單位所形成檔案的檔案館。
事業單位檔案館 指事業單位設置的負責收集、管理本單位及其所屬機構所形成檔案的檔案館,包括文化事業單位(如理工農林醫類以外的大專院校、文藝團體、新聞出版單位等)檔案館和科技事業單位(如研究院、設計院、理工農林醫類大專院校等)檔案館。
數字檔案館 是指各級各類檔案館為適應信息社會日益增長的對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利用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字檔案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存儲、管理,并通過各種網絡平臺提供公共檔案信息服務和共享利用的檔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統。
檔案機構 是指各種組織(包括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等)發文設立的檔案處、檔案科、檔案室。
2.檔基1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1表由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填報。檔案局(館)要同時填報檔基1表、檔基2表,定編能分開的,分別填報;定編不能分開的,填入檔基1表;現有全部專職人員情況按工作實際分工,從事檔案局工作的填入檔基1表,從事檔案館工作的填入檔基2表。
定編 指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確定的單位人員編制。
現有全部專職人員 指本單位專門從事檔案工作的在職職工。
文化程度 一般按學歷填寫。未上過學而現已有一定文化程度或雖上過學而現在的文化程度(一般指語文程度或其他專業知識水平高于學歷的,按干部的歷來登記材料進行統計)。
博士研究生 指在具有招收和培養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完成博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并取得博士學位的。
碩士研究生 指在具有招收和培養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并取得碩士學位的(含黨校通過全國教育統考招生錄取的研究生)。
研究生班研究生 指在具有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班研究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完成研究生課程學習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雙學士 指在具有開辦雙學位教育資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同一學校或兩所學校)完成兩個學士學位學習并取得兩個學位證書的。
大學本科、大專 指在普通高等院校和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校(包括夜大學、函授大學、電視大學、職工大學和自學高考等)學習過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中專 指在各類中等專業學校、中等技術學校以及有關部門批準的業余中等專業學校學習過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高中 指在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學習過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檔案專業程度 指接受的是檔案專業的學歷教育,一般按學歷填寫。
檔案專業博士研究生 指在具有招收和培養攻讀檔案專業博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完成檔案專業博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并取得博士學位的。
檔案專業碩士研究生 指在具有招收和培養攻讀檔案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完成檔案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并取得碩士學位的。
檔案專業研究生班研究生 指在具有招收和培養檔案專業研究生班研究生資格的普通高等學校(含黨校)完成檔案專業研究生課程學習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檔案專業大學本科、大專 指在具有招收檔案專業的普通高等院校和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校(包括夜大學、函授大學、電視大學、職工大學和自學高考等)學習過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檔案專業中專 指在具有招收檔案專業的各類中等專業學校、中等技術學校以及有關部門批準的業余中等專業學校學習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檔案專業職業高中 指具有招收檔案專業的職業高中學習,并取得畢業證書的。
接受在職培訓教育 指各種非學歷性質的在職教育。包括檔基4表中所列的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和專題培訓。
3.檔基2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2表”由各級各類檔案館填報。
人員情況指標與檔基1表相同的,參照檔基1表指標解釋。
檔案干部專業技術職務 指專職檔案干部評聘的專業技術職務。在檔案部門工作聘為其他業務、技術職稱的人員,應按級別分別填入與其對應的欄目。如技術員相當于管理員;助教、助理工程師、助理翻譯、助理編輯、助理記者、助理會計師等相當于助理館員;講師、工程師、翻譯、編輯、記者、會計師等相當于館員;副教授、副編審、副譯審、高級記者等相當于副研究館員”教授、編審、譯審、特級記者等相當于研究館員;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相當于副研究館員或研究館員。
事業費 僅限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填報。事業費指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本年度除工資以外的檔案專項業務費,包括檔案、資料征購費,檔案整理、編纂、保護、修復等費用,檔案陳列展覽費用,設備購置費,干部培訓費及其他費用等。
全宗 是指一個具有社會獨立性的組織或個人在其社會實踐中所形成的檔案的有機整體。
案卷 指將相同相近問題的檔案按一定規則排序,裝訂成冊,且編制有卷內文件目錄,并編寫有案卷標題。
案卷排架長度 指案卷疊放排列的厚度總和(注:案卷與案卷排架長度是捆綁出現的)。
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 指按照《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的要求,以件為基本保管單位的紙質檔案。
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排架長度 指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疊放排列的厚度總和(注: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與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排架長度是捆綁出現的)。
未整理零散文件排架長度 指在檔案館保管的、還未整理的、零散的文件排架長度。
錄音磁帶、錄像磁帶、影片檔案 這里專指模擬信號類和膠片類音像檔案,不包括光盤和磁盤等載體(注:光盤和磁盤內存放的都屬于電子檔案范疇)。
照片檔案 指專門集中保管的照片檔案,與其他檔案一起立卷保管的照片檔案不計在內(照片檔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說明三部分。計算方法:1張照片沒有底片算1張;1張照片有底片算1張;1張底片沒有照片算1張 )。
底圖 是為復制藍圖而繪成的模板(現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般是指在制圖過程中,放在多個圖層的最底部。構成該底圖的基本框架。有了底圖之后,就可以把與之有關的要素即數據集以圖層的形式進行有序的疊加在底圖上)。
縮微膠片 指所保管的、截至填報年度的累計全部縮微膠片,包括接收來的縮微膠片檔案和館藏檔案的縮微復制件。
平片 是一種將縮微影像按行和列依次排列在卡片形式的膠片上的縮微品。其卡片的上端有供肉眼可直接閱讀的文字標題和符號標出必要項目的標題區。
開窗卡 即把卷式膠片裁切成一個或幾個畫幅,裝在開有窗口的紙質卡片上。主要適用于技術圖紙、地圖的管理。
卷片 即卷式縮微膠片,在縮微品中占據重要地位,一般按膠片寬度和裝片容器進行分類。拍攝的內容一般都是數量較多且內容連續性較強的原件(注意:單位是“萬幅”)。
館藏資料 指已編目的用作資料的古籍、圖書、期刊、報紙等,以及其他形式的技術資料、編研資料和不作為檔案保管的文件。資料一律按實有冊數進行統計,經過裝訂的報紙以月合訂本為一冊進行統計,期刊以年合訂本為一冊進行統計。
本年進館檔案 包括接收檔案和征集檔案兩個部分(本年進館檔案不包括接受寄存檔案)。
接受寄存檔案 指通過檔案寄存的方式,暫時存放在檔案館的、所有權不屬于檔案館的檔案。
館藏檔案的歷史分期 包括建國前檔案和建國后檔案兩部分,兩項之和要等于館藏檔案。建國前檔案又分為明清以前檔案、明清檔案、民國檔案和革命歷史檔案。
革命歷史檔案 指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內,中國共產黨(包括其前身共產主義小組)和它所領導的人民政權、軍隊、青年團以及其他革命群眾團體所形成的檔案。
案卷目錄 指以全宗為單位編制的案卷名冊,同一個全宗有一式數套案卷目錄的,只填報一套的數量。
全引目錄 指以全宗為單位編制的案卷及卷內文件目錄,同一個全宗有一式數套全引目錄的,只填報一套的數量。
歸檔文件目錄 指以全宗為單位編制的所有歸檔文件名冊。同一個全宗有一式數套歸檔文件目錄的,只填報一套的數量。
專題目錄 一般指不同年度、同一類別的、相對重要的歸檔文件名冊。
重要文件目錄 一般指同一年度、不同類別的、相對重要的歸檔文件名冊。
機讀目錄 即計算機可讀目錄,指輸入計算機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編制和檢索的檔案目錄。
案卷級 專指機讀檔案目錄,是將案卷標題輸入計算機形成的電子目錄(注意單位是“萬條”)。
文件級 專指機讀檔案目錄,是將歸檔文件目錄和案卷的卷內文件目錄輸入計算機形成的電子目錄。
開放檔案情況 指為已開放檔案編制的、供利用者自行檢索的開放性檢索工具(開放檔案是指按照《檔案法》的規定,對年滿30年的、經過鑒定可以開放的檔案;或經過省級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可以開放的檔案。包括建國前檔案和建國后檔案)。
開放檔案目錄 指為由已開放檔案編制的、供利用者自行檢索的開放性檢索工具(注意單位是“萬條”)。
本年利用檔案人次 按當年每日絕對查檔人數累計填報(一個利用者查檔時間在一天以內的,按1人次計算;一個利用者連續若干天查檔,來1天就算1人次;一個利用者將檔案借走若干天,按1人次計算)。
本年利用檔案 按當年每日提供檔案的數量累計填報(一個利用者上、下午利用同一卷(件)檔案,按1卷(件)次計算;一個利用者連續若干天利用同一卷(件)檔案,用1天就算1卷(件)次;一卷(件)檔案外借若干天,按1卷(件)次計算)。
利用者類別 包括單位和個人。
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 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在國家檔案館設置的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僅限掛牌的政府信息公開場所填報)。
本年利用現行文件 指公民利用正在施行的,具有效力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軍隊、人民團體公開發布或內部使用的法規性、指導性文書(僅限掛牌的政府信息公開場所填報)。
本年利用資料 注意要有館藏資料,才能有資料利用數據。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指經各級黨委、政府或者相關部門批準命名、公開掛牌,由國家檔案館管理,以館藏檔案為主要資源,向社會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省情、市情、區情、縣情教育及科技文化知識教育的活動場所。
基本陳列 指以檔案原件或復制品、仿制品的陳列展出為手段,揭示檔案館館藏,系統反映館藏特色,內容相對固定,在館內常年展出的方式。
本年編研檔案資料 指本單位利用檔案自編或與其他有關部門合編的文件匯集、參考資料等(一個書名為一種。其中,公開出版指當年由各級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書籍,包括公開發行和內部發行,內部參考指當年編纂完畢未公開出版、留作內部使用的參考資料)。
公開出版 特指利用檔案編研的成果(注意字數單位是“萬字”)。
內部參考 特指利用檔案編輯的資料(注意字數單位是“萬字”)。
國家重點檔案搶救情況 僅限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填報。國家重點檔案指由各級國家檔案館保存,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價值,國家需要永久保存的珍貴檔案。主要范圍包括:(1)1949年以前,反映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組織、革命根據地、革命政權,以及革命活動家的檔案;(2)1949年以前,反映各個歷史時期政權機構、社會組織和著名人物的檔案;(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反映黨和國家領導人活動的檔案;(4)經省級(含計劃單列市)檔案部門鑒定確認的,并報國家檔案局批準的其他重點檔案。
應搶救檔案總數 是指未搶救和已搶救完畢的檔案數量的總和(注意是歷年累計數)。
已搶救檔案數量 是指已搶救完畢的檔案數量(注意是歷年累計數)。
本年度搶救檔案數量 是指在本統計年度內搶救的重點檔案的數量。
檔案館總建筑面積 包括辦公區、庫房區、工作用房、設備用房和對外服務用房等面積總和。
檔案庫房建筑面積 指專門用于保存檔案的用房面積。
后庫建筑面積 是指由本單位管理的異地戰備庫,由國家綜合檔案館填報。
檔案技術用房建筑面積 指縮微用房、翻拍洗印用房、計算機房、靜電復印室、翻版膠印室、理化試驗室、聲像檔案技術處理室、中心控制室、裱糊室、裝訂室、接收室、除塵室、熏蒸室、去酸室等的建筑面積。
對外服務用房建筑面積 指檔案館用于利用閱覽、展覽等提供利用檔案的用房的建筑面積。
縮微設備 包括縮微攝影機、沖洗機、拷貝機、閱讀器、閱讀復印機和縮微攝影機等。
電子計算機 包括服務器和微機。
服務器 專指填報單位檔案專用的。
微機 指填報單位檔案部門所有可正常使用的微型電子計算機(包括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
復印機 專指填報單位檔案專用的。
空調機 包括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式 指安裝使用的集中式空調機組(即中央空調)的數量,一般單位只有1套。
分散式 指安裝使用的集中式空調機(即分體式空調或窗式空調)的數量(注意:不包括集中式空調的出風口數量)。
去濕機 是通過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通過熱交換器,把空氣中的水份冷凝成水珠,再將變成干燥的空氣排出機外,從而降低室內濕度的機器設備。
消毒設備 是指能殺死檔案中的病原微生物、害蟲及蟲卵的機器設備。通常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種殺毒方式。
4.檔基2表附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2表附表由各級各類檔案館填報。
電子檔案 指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在處理公務過程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并歸檔保存的電子文件。
館藏電子檔案 包括文書類電子檔案、數碼照片、數字錄音數字錄像、館藏檔案數字化副本和其他。
文書類電子檔案 指在數字設備中原生的,除數碼照片、數字錄音數字錄像以外的電子檔案。
GB 是計量單位。指電子檔案的存貯容量為千兆字節(1GB=1024MB,1MB=1024KB)。
館藏檔案數字化副本 指已有檔號的紙質類或其他類別檔案,經過數字化加工后(包含數字化掃描、數碼拍照和數字采集),所形成的電子文件(從本質上說,檔案數字化副本就是館藏檔案的異質備份)。
紙質檔案(數字化部分) 指在檔基2表中的館藏紙質檔案被數字化的數量(注意“卷、幅、GB”三者是數字化副本的基本屬性,必須同時出現,缺一不可)。
三、檔案統計指標解釋
案卷(數字化部分) 指在檔基2表中館藏檔案的案卷被數字化的數量。
幅 是計量單位。指檔案單幅畫面的數量,一般情況下頁數等于幅數。
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數字化部分) 指在檔基2表中館藏檔案的以件為保管單位檔案被數字化的數量。
照片檔案(數字化部分) 指在檔基2表中館藏檔案的指被數字化掃描的館藏照片檔案被數字化的數量。
錄音磁帶、錄像磁帶、影片檔案(數字化部分) 在檔基2表中館藏檔案的錄音磁帶、錄像磁帶和影片檔案被數字化的數量。
其他 在檔基2表中館藏檔案的其他類檔案被數字化的數量。
本年進館電子檔案 包括文書類電子檔案、數碼照片、數字錄音數字錄像和館藏檔案數字化副本。
電子檔案類別 包括文書類電子檔案、數碼照片、數字錄音數字錄像和館藏檔案數字化副本。
檔案網站 專指檔案網站。
本年IP訪問次數 指使用IP地址登錄訪問網站的數量。
5.檔基3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3表由縣直以上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檔案室(處、科)、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室(處、科)填報。各企業集團、大型企業均作為一個填報單位,其本級及所屬單位檔案室情況匯總后填報一份檔基3表。
人員情況指標與檔基1表相同的,參照檔基1表指標解釋;室存檔案情況指標與檔基2表相同或相近的,參照檔基2表指標解釋。
兼職人員 指本單位兼做檔案工作的在職職工。
本年經費投入 指本年單位用于檔案工作的資金投入。
本年接收檔案 指本統計年度內,接收的上一年度或以前年度的檔案。
本年向檔案館移交檔案 是指在本統計年度內,從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向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的室存檔案數量總和。
本年移出檔案 指本年度向非國家綜合檔案館移交的室存檔案數量(即因特殊情況將部分檔案移交有關部門,或因單位機構發生變化,造成檔案所有者變更的室存檔案)。
本年銷毀檔案 指在本統計年度內,經本單位檔案鑒定銷毀領導小組鑒定可以銷毀的,并通過各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銷毀機構實施銷毀的檔案。
檔案利用目的 包括學術研究、經濟建設、宣傳教育、工作查考和其他等。
學術研究 指用于歷史研究或其他學術研究,如醫學、經濟學、社會學、氣象學、地震學研究及各種地方志、專業志的編修等。
經濟建設 指直接用于工農業生產或基建工程等方面。
宣傳教育 指用于編研出版、舉辦展覽以及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開展的宣傳教育工作。
工作查考 指用于行政事務等日常工作,如制定計劃、落實政策、案件處理、人事工作等。
其他 不屬于所列利用目的范圍的部分。
陳列室 指以檔案原件或復制品、仿制品的陳列展出為手段,揭示機關、企事業單位發展歷史,對內開展職工愛崗敬業教育,對外作為接待、宣傳窗口,內容相對固定,在本單位常年展出的方式。
6.檔基3表附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3表附表由縣直以上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檔案室(處、科)、企業、事業單位檔案室(處、科)填報。
室存電子檔案情況指標與檔基2表附表相同或相近的,參照檔基2表附表指標解釋。室存電子檔案移交、移出情況指標與檔基3表相近的,參照檔基3表指標解釋。
電子檔案利用目的 包括學術研究、經濟建設、工作查考、宣傳教育和其他。
7.檔基4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4表由開辦檔案專業的高等學校、中等學校和舉辦在職培訓教育的地、市級及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填報。
學歷教育 由開辦檔案專業的高等學校、中等學校填報(注意單位類別代碼為111和112)。
開辦檔案專業高等學校情況 包括學校數量、檔案專業教師和本年畢業學生。
檔案專業教師 包括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和實驗員。
本年畢業學生 包括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雙學位、大學本科和大專。
開辦檔案專業中等學校情況 包括學校數量、檔案專業教師和本年畢業學生。
在職培訓教育 由地、市級及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填報。
面授培訓 是指傳統的課堂教學培訓形式。
崗位培訓 指地、市級及以上檔案部門舉辦的各種上崗(在崗)、轉崗、晉升培訓。
繼續教育 指地、市級及以上檔案部門舉辦的以繼續教育為內容的培訓。
專題培訓 指地、市級及以上檔案部門舉辦的各種專題性培訓。
網上培訓 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網絡遠程教學的培訓形式,其中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培訓人數,是指參加了網上培訓,經考核或考試合格,取得培訓證書的人數。
8.檔基5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5表由地、市級及以上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填報。
科技項目立項完成情況 包括立項和完成。
立項 包括國家檔案局計劃項目、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省檔案局計劃項目、地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和其他計劃項目。
完成 完成包括國家檔案局計劃項目、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省檔案局計劃項目、地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和其他計劃項目。
其他計劃項目 包括自選項目。
科技成果獲科技獎勵情況 指獲得各級政府設立的科技獎勵的情況,不包括學會、民間組織等設立的科技獎勵。
科研機構情況 指各級政府科技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檔案科學技術研究機構。
本年承擔及完成課題情況 指當年承擔和完成的所有課題的數量,包括新開課題和以前未完成的課題。
科研設備 按購買時的價格分為5萬元以上、1萬元—5萬元和1萬元以下。
9.檔基6表指標解釋
說明:檔基6表由有基本建設項目的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填報。
注意投資額的單位是“萬元”。
本年度在建項目情況 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填報此表,尚未竣工的項目只填寫代碼1-7(代碼1-2和代碼8-9,一個建設項目只能選擇其中的一項進行填報)。
本年度竣工項目情況 本年度竣工的項目只填寫代碼8-13(本年度開工,又在本年度竣工的建設項目,按竣工項目填報)。
竣工面積 指竣工的可供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積。
單位類別代碼表
1.檔案行政管理部門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01 國家檔案局
002 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局
003 地(市、州、盟)檔案局(處)
004 縣(區、旗、市)檔案局(科)
2.國家綜合檔案館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11 中央級國家綜合檔案館
012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國家綜合檔案館
013 地(市、州、盟)級國家綜合檔案館
014 縣(區、旗、市)級國家綜合檔案館
3.專門檔案館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21 中央級國家專門檔案館
022 省(自治區、直轄市)級國家專門檔案館
023 地(市、州、盟)級國家專門檔案館
4.部門檔案館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31 中央、國家機關部門檔案館
032 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機關部門檔案館
033 地(市、州、盟)直機關部門檔案館
5.企業檔案館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41 企業集團和大型企業檔案館
6.事業單位檔案館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51 省、部屬事業單位檔案館
7.檔案室(處、科)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71 中央、國家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檔案室(處、科)
072 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檔案室(處、科)
073 地(市、州、盟)直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檔案室(處、科)
074 縣(區、旗、市)直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檔案室(處、科)
8.企業檔案室(處、科)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81 企業集團和大型企業檔案室(處、科)
082 中型企業檔案室
9.事業單位檔案室(處、科)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091 省、部屬事業單位檔案室(處、科)
092 地師級事業單位檔案室(處、科)
093 縣級事業單位檔案室(處、科)
10.開辦檔案專業教育的學校
類別代碼 類別名稱
111 開辦檔案專業教育的高等學校
112 開辦檔案專業教育的中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