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我省民國檔案目錄采集報送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落實“講、敢、改”專題教育和2019年為我館“學習整改提高年”的要求,3月7日、8日兩天,省檔案館(局)邀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全國民國檔案資料目錄中心主任張強林、副主任許茵走進檔案館進行交流研討。
3月7日上午,雙方就如何做好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著錄工作召開座談會。省館(局)領導班子成員、相關處室負責人、各處室業務骨干參加了座談。會議由省檔案館巡視員趙萬吉主持。
省檔案館保管處處長汪明哲、利用處處長段廣力、保管處副處長張藝、信息處調研員范愛玲等分別對已報送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整改情況、省館國家重點檔案目錄著錄、館藏民國檔案情況、檔案開放利用劃控鑒定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詳細匯報。二史館兩位專家針對我省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著錄的問題,在維護檔案完整、安全的前提下,結合查找需求,提出了符合我省特點的、更加細致的、可操作性更強的解決辦法和工作路徑。
省檔案館(局)長明平英說,國家重點檔案目錄基礎體系建設是國家統籌多方資源打造的十分重要的平臺,直接影響到檔案的開發利用。省檔案館(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著力提高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的著錄質量和效率。前期館(局)已委派調研組前往二史館進行民國檔案目錄報送業務學習,下一步將加強監管質檢,形成追責機制,整改規范省館目錄著錄成果,加強市縣檔案目錄著錄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建設,提高檔案目錄著錄外包服務資格認證標準,以期更好地推動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著錄工作的開展,為社會和民眾查詢利用民國檔案提供更加精準、規范的檔案資源信息。
3月8日,“專家學者走進檔案館”第三講在省檔案館開講,張強林、許茵兩位專家對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著錄工作進行專題培訓,副館長解華波主持。省館班子成員、相關處室人員,各市縣檔案局(館)業務人員150余人參加培訓。
解華波介紹,按照國家檔案局統一部署,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采集報送工作于2016年開始啟動,并在第二歷史檔案館建立民國檔案目錄中心。陜西省向二史館首次報送的2016年目錄數據中,存在著錄不規范、質檢不嚴格等問題,針對此情況省館召集相關業務處室多次進行專題研究,并抽調信息處、保管處、利用處相關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對這些數據進行逐條審核修改。
張強林就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采集要求、操作方法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眾多著錄項目一一進行講解,并結合錯誤實例進行說明。他強調,目錄條目要具有檢索意義,目錄采集著錄工作要遵循客觀真實、要素齊全、規范有序的原則。
許茵副主任作了《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驗收辦法解讀及實例分析》報告,她從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全國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驗收辦法和要求、驗收情況及錯誤實例解析、陜西省報送情況及著錄錯誤實例解析、民國檔案文件級目錄著錄難點分析、著錄錯誤原因及對策探析六方面進行詳細講述。
兩位專家既對相關標準規范進行講解,還引用大量實例進行對照分析,同時針對民國檔案中公文用語、文體格式進行解釋說明、歸納總結,方便大家在實際工作中使用,參加培訓人員一致反映本次講座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最后解華波強調,重點檔案文件級目錄采集報送工作任務艱巨,全省各級檔案館一要統一思想、嚴抓細作、緊抓機遇,建立本級目錄中心;二要遵守規范、抓緊整改、負責到底,保證目錄質量;三要注重培訓、加強學習、強化輔導。